Category Archives: 科教文卫

诺奖得主鼓励年轻人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年轻人充满信心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在12月6日下午举行的线上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上,诺奖得主表示,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里边有无尽的奥秘值得探索,尤其是年轻人,如果深入研究,你就会发现,科学太有意思了。

德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劳斯.哈塞尔曼对年轻人充满信心和希望。

当有记者问各位诺奖得主对未来如何评价时,诺奖得主还是给出了乐观的答案。

尽管目前世界面临严峻的疫情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年轻的科学家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因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奖的德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劳斯.哈塞尔曼认为,尽管现在疫情很严重,一时还找不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但是,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却在年轻人中不断传播,因此,以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他对未来还是抱乐观积极的态度。

哈塞尔曼于1931年出生在德国汉堡。1957年在德国哥亭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德国汉堡马科斯普兰克气象学院的教授。

关于本网提出的如何引导青年人对科学的兴趣,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互联网时代,人们难以割舍对手机和电脑的迷恋,诺奖得主有什么好的经验之谈?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主持新闻发布会。他让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大卫.麦克米兰教授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他因为催化剂方面的发现而获奖。

麦克米兰教授,你是这里最年轻的诺奖得主,你先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麦克米兰教授出生于1968年。

他说,“说实话,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我在这方面不能算是成功者。不过我想对年轻人说,科学这东西是非常好玩儿的,一旦你钻研进去了,真是太好玩儿了。有无尽的乐趣在其中。因此,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尽早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坚持下去,就会有成果,科学研究真的很好!”

吉多·伊本斯,1963年出生于荷兰埃因霍温,现为斯坦福大学应用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教授有美国与荷兰双重国籍。伊本斯教授获得了今年的几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说,他非常同意麦克米兰教授的观点。科学研究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年轻人一旦钻研进去,就会有收获的。至少你是不会后悔的。

克劳斯.哈塞尔曼教授说,他观察到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希望,他对年轻人很有信心。因为很多年轻人现在对气候变化问题感兴趣。他希望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气候变化这个大的主题上来,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诺贝尔颁奖仪式依然是在诺奖得主各自所在国接受诺奖。等明年疫情过去以后,再来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仪式和晚宴。但诺奖依然照常评比,诺奖讲座依然进行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的。

「勠力同心 蓄势远航」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智慧化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查正富)10月24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智慧化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受疫情影响,大会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我国能源电力行业、ICT行业的多位领导、专家等12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人事部主任王振涛主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赵琛研究员分别致辞,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也对专委会的后续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专业委员会揭牌。会上,能源智慧化专委会主发起人、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产品专家李炳森介绍了专委会的筹备情况,王振涛主任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经过民主投票表决,选举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丁治明研究员为主任委员,华清未来能源研究院总经理杨会轩、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房方教授、国科恒通总经理柳涛、御航智能总经理高小伟和乐盛科技董事长程建洲为副主任委员、李炳森为秘书长的共85人的专业委员会。聘请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国网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立新正高工、中国广电股份副总经理孙德栋教授级高工、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教授为顾问。学会秘书长韩毅为专委会顾问、负责人颁发了聘书。当选的主任委员丁治明在发言中表对专委员会的未来发展、活动开展等提出了初步规划和设想,他期望大家今后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为能源智慧化深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专委会正式成立后,大佬云集的能源智慧化高峰论坛随即精彩开启。论坛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杨会轩主持。与会专家代表相继发表精彩演讲,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观点,统筹布局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中国能源智慧化发展引领方向。

国网技术学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王立新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共建智慧能源》的报告。王立新表示,国网技术学院一直围绕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大学目标,在能源电力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力开展培训资源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国际化培训交流,未来将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智慧能源发展需求,构建“五全互联”智慧培训生态圈,助力智慧能源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时空数据管理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治明研究员作了题为《时空大数据与能源智慧化》的报告,讲述了时空感知大数据的多项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分析应用及能源智慧化应用,提出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期待跨界融合、携手共进,引领领域发展、服务于科研自立自强的新征程。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房方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化海上风电场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房方表示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海上风电面临多项技术需求急需解决,进而分享了海上风资源评估与预测、风电机组数字孪生系统、漂浮式风电机组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风电场能量管理等多项研究成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博士生导师张东霞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数字孪生基本概念,分析了数字孪生在变电、配电、调控、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面临的复杂系统、数据和方法挑战,表示要先摘下低垂的成熟技术果实在电网尽快应用。

腾讯云智慧能源行业总经理程华军作了题为《乘双碳之风,助能源远航——腾讯能源行业解决方案介绍》的报告,指出“双碳”战略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架构、连接、数据、智能、生态等维度探讨了企业可以向互联网借鉴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最后介绍了腾讯能源、资源与流程行业解决方案及具体实践案例。

论坛站在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秉持创新精神、科学态度,融汇各方智慧,积极推进能源智慧化新技术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中国能源智慧化技术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引领方向。

据悉,未来专委会将会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加强与现有平台的对接以及与兄弟专委会的合作,扩大自身影响力,成为能源智慧化重要的专业平台,引领能源智慧化领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独家对话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提到了郎朗和中国的酒

“我很喜欢中国,很开心一直有人申请来我们这里,我也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工作。我们也很喜欢中国的酒。”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京报(记者 谢莲 栾若曦 姚远 )报道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新京报记者独家连线目前正在德国的本亚明·利斯特教授,揭开这位新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获奖背后的故事。本亚明·利斯特1968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目前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德国科隆大学有机化学教授。

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打来的电话时,利斯特和妻子正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餐厅准备吃饭,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玩笑。他多年的朋友、另一位获奖者麦克米伦最初也认为这是恶作剧,甚至和利斯特打赌1000美元,称这不是真的。

利斯特11岁的时候就对化学非常感兴趣,而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将化学作为终身的事业。在他看来,有热爱就会有激情,即使枯燥的实验室研究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他对年轻研究者的建议是,不要将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唯一目标,“这不是你能计划的事情,你能计划的是过一段快乐的人生”。

在采访过程中,利斯特几次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他提到了钢琴家郎朗、提到了中国的酒,甚至还说了中文。他表示,喜欢中国人热情稳健的风格以及积极乐观的面貌。

━━━━━

“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之一”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 MacMillan)获得这一奖项。图/IC photo

新京报:回到你接到获奖电话的那一刻,当时你在做什么?得知获奖的心情如何?

利斯特:截至目前,那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之一。我和妻子当时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餐厅,原本正打算点个早餐,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虽然知道那天是宣布诺贝尔化学奖归属的日子,但是我绝没有想到诺贝尔化学奖会给我。

我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屏幕显示是从瑞典打来,我妻子看见了还打趣说,“这就是那通电话了”。我走出饭店接了电话,没想到还真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我当时不知所措,非常激动。能与家人分享这一刻,我也很开心。

新京报:这次诺贝尔化学奖是由你和戴维·麦克米伦共同分享,麦克米伦与你用1000美元打赌,称得奖这事不是真的,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利斯特:他真的太有趣了。在我挂断电话的几分钟之后,诺贝尔委员会又打过来问我是否有麦克米伦的电话号码。给完对方号码,我赶紧给麦克米伦发短信,“戴维,起床”。他回了我一个电话,说不好意思,他很确信这就是个恶作剧,他的学生总开这种玩笑,干这些傻事。他甚至可以打赌1000美元,我同意和他打这个赌。

随后我给诺贝尔委员会打了电话,“现在是时候联系他了”。大概一分钟后,戴维说道,今晚无法入眠,他终于相信了得奖是真的,这太有意思了。

新京报:你和麦克米伦已经认识很多年了吗?你们二位曾经一起工作过吗?

利斯特:我们从1999年末就认识彼此,至今已经22年了。我们也曾经是竞争对手,不过就我看来,这种竞争一直建立在对彼此创造力的尊重和赞赏之上。

▲本亚明·利斯特本人照片。/受访者供图(Copyright Frank Vinken MPI für Kohlenforschung)

新京报:这次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你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方面的贡献。你可以用较通俗的话语解释一下你的研究工作吗?

利斯特:首先,即便不是化学家,了解催化作用对日常生活也非常重要。据估计,催化作用对全球生产总值的贡献占比达三分之一。如果数据准确,我认为,催化作用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催化同样也是伟大的科学。我总喜欢说,(研究)催化作用是化学家最接近魔法的时候。

因为催化剂的美妙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催化剂分子可以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分子,不可思议的复制效应正是催化作用的神奇之处,这就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原因。

大约20年前,我刚刚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只有两种催化剂,一种基于金属,另一种基于生物。麦克米伦教授和我、我们的团队,发现有机分子也可以作为催化剂,例如氨基酸。这真的是很大的突破,因为氨基酸无毒,它们很容易从植物或者鸡毛等环境中提取,是很好的催化剂。它们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被用于制作药剂,事实上,现在许多药剂的制作过程都在使用有机分子作为催化剂。

新京报:不对称有机催化对民众的日常生活而言,还有哪些应用场景?这项研究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是什么?

利斯特:在如今的背景下,我想强调不对称有机催化的抗病毒性(antivirus)。我们正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之中,整个世界都在其中挣扎。治疗病毒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例如疫苗,这是我们应对当前疫情的方法。但是有些病毒无法用接种疫苗的方式来解决,例如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可能是人类遭遇的最严重的一场流行病,它能得以控制的原因在于,感染者可以通过服用小分子药物过上正常生活,而其中一种药物就是通过有机催化制作。

新京报:以往的诺贝尔化学奖经常颁给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导致许多人称其为“理综奖”。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似乎回归了纯粹的化学研究领域。对此你怎么看?

利斯特:我听说过这样的说法。但我对于将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分子生物学家或是物理化学家没有异议,因为我认同一句话——化学是一个中心科学。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的身体也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你研究蛋白质的DNA结构,也可以说是化学研究。我们喜欢所有的研究,所以化学奖颁给他们完全没问题。

话虽如此,我也很开心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纯化学研究,虽然它其实也是一种生物化学研究。我很开心我们做的工作——化学催化、建构分子获奖了,因为在全球社会中,人们对于化学对生命、对地球、对我们的健康、对我们的自由所做出的贡献并没有那么了解。很多人对于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以及其他环境污染和化学的关联并不清楚。

但事实是,化学和现实息息相关,它可以制造抗生素,可以制造抗病毒的药物。化学家还可以制造出大家都喜爱的香水,以及用于手术的一些材料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化学家通过化学催化实现的。所以,有机催化能获奖很令人开心。

新京报:你目前的研究核心是什么?

利斯特:我们最开始做研究时,用的是一种名为脯氨酸的氨基酸作为催化剂。它也很好,但是效率不高。而我的梦想一直就是将它们转化为更为强大的催化剂,更加活跃、具有选择性。事实上,过去5年,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我们有了新的催化剂,非常强大、非常具有选择性的催化剂。有了它们,我们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更为棘手的问题,可以解决一些使用酶或化学催化剂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对我们的实验室也是如此。我认为,我们正处在最佳的研究阶段,在这个时候获得诺贝尔奖也是一种美丽的巧合吧。

━━━━━

“不要计划赢得诺贝尔奖”

▲本亚明·利斯特在其办公室。/图片来自诺贝尔奖官方推特

新京报:你从事了化学领域多长时间?是什么激发你走上了研究化学的道路?

利斯特:在我11岁的时候,我认为化学家了解一切有关宇宙、物质和人类的问题。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分子构成,逻辑是这样没错。

但是我真正找寻的可能是一个幼稚的哲学问题的答案,“这个世界由什么组成?”“现实的本质是什么?”我和其他人打造了一个小实验室,我们只有11岁,开始用强酸做实验,甚至制作了一些火药。

随后,我发现化学并不能给我关于这些大问题的答案,但是研究化学真的非常有趣,我由此爱上了化学,现在也是如此。我很高兴踏上了化学之路,每一个对化学有兴趣的年轻人,如果他们对此怀揣热情,我都推荐他们选择化学,化学绝对值得。

新京报:在研究化学的路上,你有想过会得诺贝尔奖吗?有些科学家可能会把赢得诺贝尔奖当作职业目标,你对他们有何建议?

利斯特:我的建议是,一旦你进入科学领域,不要计划着赢得诺贝尔奖,这不是能计划的事情。你能计划的就是拥有一段快乐的人生,从事你真正感兴趣的事业,度过充满热情和趣味的生活,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关键,做你热爱的事情。

你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也可能不会。如果你的生活仅仅围绕于此,一旦你与它失之交臂,就很难获得幸福,所以不要把获得诺贝尔奖当作唯一目标。

新京报:基础科学研究一直都是比较枯燥的,且并非每一项研究都能出成果。作为诺贝尔奖得主,你想对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说些什么?

利斯特:确实,对于科研工作而言,努力工作、奉献精神、运气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也都非常重要。

不过,努力工作并非全部,对我来说,生活更需要快乐、乐趣。因为当你在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当你对你做的事情充满热情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这些辛苦了。当然,你也要为失败做好准备、要为实验室里长时间的工作做好准备,此外也需要一些运气。

我知道说易行难,生活也并不总是充满欢乐和乐趣,但做你感兴趣、喜欢的事情总是好的。这就是我对下一代人的建议。

━━━━━

“想象自己能做任何事情”

▲诺贝尔奖官方连线本亚明·利斯特。/图片来自诺贝尔奖官方推特

新京报:我们了解到你出生在一个“科学世家”,你的高祖父是著名化学家雅各布·福尔哈德(JacobVolhard),你的姨母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也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你的家庭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利斯特:家庭给我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培养我有了自由的精神。我的家人总是鼓励我胸怀大志,想象自己能做任何事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可以做一个作曲家、画家、科学家,没有任何压力,让我有能做一切的自由度和自信心。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在于努力工作和训练。其实,我很欣赏中国人的一点就在于,他们充满热情地工作,就像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郎朗那样。我家庭的影响主要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要做好艰难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有认为自己能完成伟大事业的信心。

新京报:你觉得获得诺贝尔奖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你的生活吗?还是说,这也只是平凡的一天,继续做研究的一天?

利斯特:我现在不确定会有什么影响,但我对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持开放态度的。

正如我刚刚提到的,我们的实验室正处于最佳研究阶段,我们研究出了这些强大的催化剂。我有很多优秀、善良的学生——其中也有来自中国的,他们和我一样喜欢化学,充满研究的热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也很开心和世界分享我们的研究工作。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小的机会之窗。

新京报:你刚刚提到你有来自中国的学生。那你本人来过中国吗?对中国的印象如何?

利斯特:我去过中国几次。说实话,我喜欢中国人热情与稳健的风格。就像我实验室里的中国同事们,他们是最努力的一群人,他们几乎日日夜夜都在实验室。而最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似乎从不会感到疲倦,他们的脸上也总是挂满笑容。

对中国的印象也是如此。记得2004年第一次去上海时,我很开心看到非常多积极乐观的年轻人。因为德国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我们老年人多,所以整体氛围可能并非那么积极乐观,没有那种一切都很美好、我们会改变世界的感觉。

我很喜欢中国,很开心一直有人申请来我们这里,我也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工作。我们也很喜欢中国的酒。

新京报:收到诺贝尔奖金后,你会如何使用呢?

利斯特:(笑)我们正在建一个房子,就在我们研究所的拐角处。我想这笔奖金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主编陈雪霏 编辑查正富)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发现温度触觉受体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两名美国科学家大卫尤里斯和阿德姆.帕塔普田(黎巴嫩裔美国人)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温度和触觉受体。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秘书长托马斯. 佩尔曼4日在诺贝尔路1号的诺贝尔新闻发布厅宣布的这个消息。

诺奖大会评委帕特里克.厄恩佛斯介绍说,我们感知冷热和碰触的能力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也关乎我们与外面的世界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对感觉视而不见,但是,我们的神经脉搏在感受温度和压力的时候是怎样开启的呢?这个问题,正好由今年的诺奖得主给出了答案。

据介绍,大卫.尤里斯利用从辣椒里提炼出来的一种叫capsaicin的刺激分子引发一种辣辣的灼烧感觉,在人的皮肤末梢神经辨认出一种可以对热发生反映的感觉。

阿德姆.帕塔普田利用对压力敏感的细胞发现了一种新的感应器可以对皮肤上的机械刺激和内脏器官做出反应。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受冷热和机械刺激的理解。

这两位诺奖者的发现对于我们人类与环境相互感应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理解,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诺奖评委认为,由于我们在疫情期间必须保持社交距离,人们不能聚集,极大地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这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因为人是需要相互接触的。

了解了人的感知器和触摸器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对冷热温度和环境的感知程度。对人体有了更深的了解。

两位科学家都来自美国。帕特普来自黎巴嫩,但在美国洛杉矶生活和工作。

两位科学家奖均分1000万克朗的奖金约合114.4万美元。诺奖将在12月10日颁发。去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晚宴都取消了,因为新冠疫情,颁奖都是在所在地由使馆人员发的。今年是否能举办颁奖仪式和晚宴还不清楚。

不过,即使取消,下一次颁奖时,获奖者将会一并邀请出席颁奖仪式和晚宴,都是有国王参加的。

诺奖是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除二战时有两年没发外,诺贝尔奖一年一次,已经颁发了120年了。它是由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的遗产。根据他的遗嘱。要奖励那些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不管他们是不是瑞典人,只要在医学,物理学,化学,文学,和平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就行。

瑞典议会还在1968年增加了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奖金由瑞典央行出。和诺奖奖金数量一样。

目前已经有964人获奖,57人是女性。最年轻的17岁,最老的97岁。

图翻拍YouTube直播现场。由于疫情原因,本网记者今年没有到现场,看的直播。文章根据直播整理编译。 陈雪霏

瑞典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在线举办2021年中秋晚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两乡明月一般情” 202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汉语桥俱乐部中秋晚会已在中秋当日,在Youtube平台上完成全球在线直播,收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

这场晚会在瑞典著名的Rockelstad 古堡实景录制,有中瑞艺术家和瑞典中文学生近三十人参加演出。晚会以中国传统中秋和月亮文化为出发点,运用了多种创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从中国,到世界,说历史,讲新潮,在一个小时的节目里,大家载歌载舞,吟诗奏乐,表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特别展示了富有艺术细胞的瑞典中文学生的风采。中国中央电视台在21日的传奇中秋节的直播中对这场晚会做了报道。

本场晚会由十八岁的2021年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瑞典赛区一等奖获得者 安利永 (Elliot Freenstedt) 和来自武汉的十五岁的方子一同学联诀主持。

钢琴独奏 (Piano Solo): Autumn Leafs (秋叶)
Jimmy Alcayna
及中瑞诗词吟诵 (Poem recital): 关于秋天(About Autumn)
Axel Kierkegaard 柯亚思

晚会从航拍视频”瑞典狂想曲”开始,由瑞典中部美丽秋色入镜,通过钢琴独奏 ”秋叶”, 中瑞诗词吟诵和歌曲 ”爱在深秋” 表达了人们对秋天这个季节的喜爱和思考。

网红歌曲 ”伯虎说” 将节目带入晚会第二个板块 老调新声。中外同学共同演唱了 ”青花瓷”,巧的是,在这个瑞典古堡里,也收藏有相当数量的十八世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瑞典的中国瓷器。

由从瑞士赶来的傅文灵(Gwendoline Flueckiger) 同学和瑞典著名萨克斯管演奏家 Kai Sundqvist合作演奏的”月河满江红”, 将中外乐器和中外乐曲结合起来,经过 Sundqvist 先生的巧妙配器,空灵高雅,回声绕水,给观众唯美的艺术享受。

随着中外舞者的舞蹈 ”左手指月”, 月亮在东方的夜空中升起,晚会也进入了赏月这个环节,歌曲 ”花好月圆” ”独上西楼” 和古筝小提琴演绎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多种含义。

特别节目”月亮的故事” 由来自中国,瑞典,瑞士,塞内加尔和伊朗的同学参加,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语言,都有自己的月亮传说。故事虽不同,心意却相通,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人类和平和幸福的企盼。晚会在瑞典歌手安然 (Debora Hjälmarö) 优美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的歌声中结束。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汉语为桥,友谊长存,组织这次活动的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负责人郝景霞博士对记者说 ”这次晚会,也是我们汉语桥俱乐部在促进中瑞文化交流和瑞典中文教育发展上做的新的尝试,时间紧,任务重,我对晚会的参加者和技术团队表示感谢,也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参加演出的外国同学和艺术家们也纷纷表示对参加晚会感到荣幸和兴奋,希望这样有创意,有水平的活动今后能够多多开展。

本次晚会由斯京春晚团队制作,总策划徐晓军,总导演杜泓滢,晚会得到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驻瑞典使馆教育文化处等单位的支持。

(瑞典汉语桥俱乐部供稿)

编辑 陈雪霏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新华社海南文昌9月20日电(记者李国利、黎云、黄一宸)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当日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7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5时22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后续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89次飞行。

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米思源 摄

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米思源 摄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有了专门法律保护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刘硕、白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这部专门法律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和跨境提供的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内容。本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针对过度收集信息、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本法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针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问题,本法要求,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

  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本法特别规定了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如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发现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存在较大风险或者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或者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专业机构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合规审计。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评论:国外很多人都对中国个人信息处理表示担忧,有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可以限制对个人信息的滥用。是个很好的法律。这也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最近中国十三届人大第30次会议召开,通过了包括生三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等多部法律。

编辑陈雪霏

“亲情中华·百年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举行

来源:天南地北华媒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续炳义、王菁野、张勤北京联合报道)2021年7月4日,由中国侨联、江苏省侨联,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共同举办的“亲情中华·百年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隆重开幕,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副主席李卓彬、程学源、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江苏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周建农、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徐利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刘恒,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士澍,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马连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培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继,山西省侨联主席王维卿,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李冬娟及中国侨联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北京市侨联部门负责同志和首都侨界代表,以及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执行主席、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主席、海内外杂志社总编王菁野、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胡海等海内外媒体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徐利明先后致辞。

Image
       万立骏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强调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国运兴侨运兴,广大侨胞既是百年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者和贡献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必将在侨界进一步激发奋进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万立骏表示,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侨界“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营造喜庆建党百年、侨心永远向党的浓厚氛围,本次展览通过书画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以当代美术书法语言,生动描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变迁画卷,艺术展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展出作品中,书画家们以书言志,以画传情,记录光辉历程、抒写盛世华章、描绘美好生活,蕴藏于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与艺术力量令人感动;他们用饱含深情的创作,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用翰墨丹青表达了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热爱祖(籍)国的赤子情怀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他希望更多的海内外侨界书画家,以书画艺术为桥梁,以中华文化为媒介,融汇古今,联通中外,用笔墨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


        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徐利明在致辞中介绍,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由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创建于1932年,在北京恢复建社至今30余年来,致力于联系海内外与于右任先生以及草书(标准草书)有历史渊源的团体与人士,开展国际交流。本次书画展,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发挥本社成员大多为全国知名书家以至著名书家的优势,使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生相发,和谐统一,用笔墨深情地讴歌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Image
       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表示,江苏是文化大省,汇聚了一大批侨界书画名家。此次,江苏省侨联共组织了34幅来自海内外侨界艺术家的书画精品参展。为了创作这些精品力作,一些艺术家数次深入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写生,追根溯源、精益求精,充分体现了侨界艺术家的崇高情怀和使命担当。这次展览不仅是侨界艺术家践行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职责使命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为党的百岁华诞献上的一份真挚大礼。

Image
        开幕式上,王维卿主席代表山西省侨联向中国侨联捐赠了由10位晋籍书法家为建党百年共同创作的书法长卷,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接受捐赠。

Image
        中国侨联副主席程学源主持了开幕式。

Image
        记者获悉,本次展览作品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共有144件书法、美术作品参展。

Image
        据悉,本次展览将于7月9日结束。

Image
Image

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对免疫力有决定性作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诺贝尔医学奖评奖单位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婴儿出生的最初几个月对免疫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免疫力产生有重要影响。婴儿最初这几个月的成长对日后的抵抗力例如,过敏,哮喘等疾病都有重要影响。母乳喂养,有益菌和免疫系统的发展之间是有关联的。

要想防止日后的过敏或哮喘和缺乏免疫力等问题,就是要帮助免疫系统建立一个规范机制。卡罗琳斯卡妇女儿童健康部儿科医生和研究员彼得.布鲁丁说。

研究表明哮喘在发展中国家反而没有那么多。过敏哮喘可能和用抗生素太早有关。而母乳喂养的儿童容易形成很好的代谢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

本次研究是通过对208个母乳喂养的儿童进行研究的结果。时间是2014年到2019年。

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成果可能对哮喘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发现新的对策。

Many diseases caused by a dysregulated immune system, such as allergies, asthma and autoimmun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events in the first few months after birth. To date,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Now, researchers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 show a connection between breast milk, beneficial gut bacter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 The study is published in Cell.

“A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our results is a preventative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allergies, asthma and autoimmune disease later in life by helping the immune system to establish its regulatory mechanisms,” says the paper’s last author Petter Brodin, paediatrician and researcher at the Department of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 Karolinska Institutet. “We also believe that certain mechanisms that the study identifies can eventually lead to other types of treatment for such diseases, not just a prophylactic.”

The incidence of autoimmune diseases such as asthma, type 1 diabetes and Crohn’s disease is increas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parts of the world. These diseases are debilitating, but not as common in low-income countries as they are in Europe and the USA.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the risk of developing these diseases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early life events; for instance,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arly use of antibiotics and a higher risk of asthma. It is also known that breastfeeding protects against most of these disorders.

There is a link between specific, protective bacteria on the skin and in the airways and gut and a lower risk of immunological disease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much to learn about how these bacteria form the immune system.

Researchers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 Evolve Biosystems, Inc,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and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studied how the neonatal immune system adapts to and is shaped by the many bacteria, viruses, nutrien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which the baby is exposed during the first few months of life.

Earli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bifidobacteria are common in breastfed babies in countries with a low incidence of autoimmune diseases.

Breast milk is rich in HMOs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which babies are unable to metabolise on their ow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complex sugars are instead associated with the evolutionary advantage of nourishing specific gut bacteria that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ir immune system. Bifidobacteria are one such bacterial class. 

“We found that babies whose intestinal flora can break down HMOs have less inflammation in the blood and gut,” says professor Brodin.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uniquely good ability of the bifidobacteria to break down HMOs, to expand in nursing babies and to have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developing immune system early in life.”

Babies who were breastfed and received additional bifidobacteria had higher intestinal levels of the molecules ILA and Galectin-1. ILA (indole-3-lactic acid) is needed to convert HMO molecules into nutrition; Galectin-1 is central to the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to threats and attack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Galectin-1 is a newly discovered and critical mechanism for preserving bacteria with beneficial,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in the intestinal flora.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208 breastfed babies born at 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between 2014 and 2019. The researchers also used novel methods to analyse the immune system even from small blood samples. Additionally, a second cohort develop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which infants were exclusively breastfed and half were fed B. infantis supplement were analyzed for enteric inflammation.

One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the researchers were unable to study the immune system direct in the gut and had to resort to blood samples. Not all aspects of the gut immune system can be seen in the blood, but it is not ethically defensible to take intestinal biopsies from healthy neonates.

The researchers now hope to follow the participant babies for a longer time to see which ones develop atopic eczema, asthma and allergies.

“We’re planning a new experiment using bacterial substitution to see if we can help all babies have a healthier immunological start in life,” says professor Brodin. “We’re also working with other researchers to compa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Swedish babies with babies who grow up in rural sub-Saharan Africa, where the incidence of allergies is much lower.”

The study was financed by the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the 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Foundation, Karolinska Institutet and 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Petter Brodin, Axel Olin, Jaromir Mikes and Tadepally Lakshmikanth are the founders of Cytodelics AB, Sweden. Petter Brodin is advisor to Scailyte AG, Switzerland. Ryan D. Mitchell, Stephanie Chew, Johann Prambs, Heather K. Brown, Steven A. Frese and Bethany M. Henrick are employed by Evolve BioSystems. Jennifer T. Smilowitz has received a grant for the IMPRINT experiment and Amy M. Ehrlich received funding for assisting with the writing of the manuscript. Bruce J. German is co-founder of Evolve BioSystems. Steven A. Frese are Bethany M. Henrick are affiliated with the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USA.

Publication: “Bifidobacteria-mediated immune system imprinting early in life”. Bethany M. Henrick, Lucie Rodriguez, Tadepally Lakshmikanth, Christian Pou, Ewa Henckel, Aron Arzoomand, Axel Olin, Jun Wang, Jaromir Mikes, Ziyang Tan, Yang Chen, Amy M. Ehrlich, Anna Karin Bernhardsson, Constantin Habimana Mugabo, Ylva Ambrosiani, Anna Gustafsson, Stephanie Chew, Heather K. Brown, Johann Prambs, Kajsa Bohlin, Ryan D. Mitchell, Mark A. Underwood, T. Smilowitz, Bruce J. German, Steven A. Frese, Petter Brodin. Cell, 17 June 2021, doi:10.1016/j.cell.2021.05.030.

Editor Xuefei Chen Axelsson.EditFirst months decisive for immune system development

Post navigation

British PM says it doesn’t look like COVID-19 leaked from Chinese lab 

By Chinaeuropenet

Xuefei Chen Axelsson is an independent media person. She has been a journalist for 30 years. She studied English,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e has been to Zimbabwe, Mozambique, Namibia and South Africa,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America, Canada, France, Germany, Spain and all the nordic countries including Sweden, Finland, Denmark, Norway, Iceland and Britain. She is good at talking with all kinds of people and exchange ideas and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RELATED POST

SCI-TECH

British PM says it doesn’t look like COVID-19 leaked from Chinese lab

 JUN 16, 2021  CHINAEUROPENETEditSCI-TECH

First months decisive for immune system development June 19, 2021

今日头条:中瑞新冠肺炎专题研讨会近日在北京(线下)和斯德哥尔摩(线上)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 6月8日上午9点(北京时间下午3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承办,由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中医药学会和针灸学术研究会协办的中瑞新冠肺炎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序幕。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教授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曹义海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中方参会嘉宾是三位顶尖级抗疫专家,他们是中科院院士暨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黄璐琦教授,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北京中医医院的刘清泉院长。

瑞典有四位演讲嘉宾,其中两位是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曹义海教授和临床病理学专家Laszlo Szekely教授,另外两位是来自瑞典中医药学会和针灸学术研究会的杨春贵会长和张东青副会长,他们俩都是从事临床工作35年左右的中医中药和针灸资深专家。

 研讨会由仝小林院士的《经典的智慧和现代疫病》演讲精彩开篇,然后是黄璐琦院士的《新冠肺炎相关药物研制对中药新药研发的启示》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化湿败毒方等中医抗疫方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接着是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曹义海院士着重讲解了在瑞典医院使用《阻断VEGF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的最新医疗技术和原理,Laszlo Szekely教授用几十张病理解剖切片研究和证实了《新冠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学改变》,让所有与会者都亲眼目睹了新冠病毒对人体脏器的严重损伤。 随后上台演讲的三位中医专家都具有临床第一线几十年的工作经验, 去年初新冠肺炎爆发时首先带领医疗队奔赴武汉的刘清泉院长也是当时的方舱医院院长,2002年中国南方“非典”爆发时他也是前沿阵地的“指挥官”,有丰富的抗疫经验,他的讲座《新冠肺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给所有中医学者治疗新冠打开了思路.

新冠肺炎是瑞典近一百年都没有遇到过的瘟疫,瑞典的医疗系统起初几乎没有应对疫情大流行的经验,导致当时很多病人无药可医,无处可去。

瑞典中医药学会在杨春贵会长的带领下,立即组织起瑞典中医抗疫专家团队,积极努力地和中国的抗疫专家直线联系,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抗疫经验。仅去年上半年瑞典中医药学会就率领全体会员聆听了钟南山,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和刘清泉等知名抗疫专家的网上视频讲座数十次。 学会的所有中医师都从中学习和汲取到了大量的中国抗疫经验,并且结合瑞典的实际情况把这些专家的宝贵经验运用到了瑞典的抗疫战斗中。至去年底,学会的中医师们为3500多例确诊或疑似的新冠病人进行了中医中药治疗,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康复。

 杨春贵会长在本次研讨会的演讲题目是《学习国内专家抗疫经验临床体会》,他认真地向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领导和与会抗疫专家们汇报了瑞典中医药学会和针灸学术研究会学习国内抗疫经验和学会所有中医师在瑞典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抗疫疗效的过程。 

杨会长以三个亲身经历的瑞典新冠患者中医诊断治疗过程作为真实实例,从理论到实践详细地分析了使用中国的抗疫方剂加减后让患者从重症变轻症,轻症变痊愈以及阻止中症变重症的成功案例。三位瑞典新冠患者当场讲述了他们自己接受杨会长的中医诊断治疗下服用中药汤剂的体验,用生动的言语再次验证了中医中药抗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

随着新冠疫苗的注射,瑞典的疫情逐渐趋于稳定。但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后遗症也渐渐成为不能忽视的社会健康问题。瑞典国家福利和健康委员会Socialstyrlsen建议对新冠后遗症的康复要多学科联合,其中包括物理治疗。

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东青主任中医师在研讨会中介绍了近8-9个月来使用《针灸治疗新冠后遗症的临床体会》,他在演讲中逐一分析了十大新冠后遗症状产生的中西医机理,用临床实践验证了中医中药和针灸促进新冠后遗症患者康复的显著疗效。

张东青副会长还着重地讨论了针刺疗法加快新冠后遗嗅觉味觉丧失恢复的特效穴位,并且首次提出湿邪浸渗清窍导致嗅路损伤的病因病机。

整个研讨会持续了三个半小时,在线下有中国科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领导和急诊及肺系病的专家学者近50人在北京主会场观看,而另有中瑞观众2000余人在线上关注。七位中医专家和教授高水平的演讲得到了参加此次论坛全体观众的关注和赞扬。很快就有瑞典观众发来短信说“这次抗疫论坛,规格之高,内容之精彩,终于让海外游子得到了很好的信息及学习机会!”

中瑞新冠肺炎专题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这次研讨会是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瑞典抗击新冠肺炎联合行动计划学术交流活动项目”的一部分。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将继续与中华中医药学会保持沟通和积极联系,不断提高学会自身的中医学术水平,努力为所有在瑞典从事中医中药针灸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为瑞典人和居住在瑞典的华人华侨健康提供服务。

 瑞典中医药学会和瑞典针灸学术研究会秘书处供稿

编辑 陈雪霏

三岁以下“奶娃”谁来带? 中国式托育困住年轻父母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网(来源重庆晨报)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0到3岁的“小奶娃”谁来管?这道难题该怎么解?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双职工家庭对低龄孩子的看护需求增大。特别是在五个月到两岁半这个阶段,育儿嫂难找、幼儿园不收、幼儿托育贵,如何解决职场父母的烦恼?

  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就建立普惠性托育机构,以及对托育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带来了好的建议,让年轻父母的托育焦虑不再无处安放。

  调查

  想生二孩没人带 送去托育成本高

春节假期刚过,渝北区一托育机构的孩子们整整齐齐“返校”了,这些孩子都是几个月到两岁多的“小奶娃”。

  “感觉这个春节比上班还累,白天晚上都要带娃,觉也不够睡,太难了。”王女士说,自己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公公婆婆年岁大身体不好,没有人带孩子成了她的头痛事。托育中心一开门,她立即就把7个月大的孩子送了进去。

  南岸区的周女士说,她曾想过生二孩,但考虑没有人带,最后放弃了。周女士和老公都要上班,孩子2岁前亲戚有空可以帮忙带,2岁后该怎么办?“请保姆、上托育中心、上早教班,花销都大!”

  渝北区的陈女士去年生了对双胞胎,喜悦之余,也有烦恼。请的月嫂每月开销1万多元,自己的妈妈也在帮忙带娃,一家人依然很累。休完产假上班后,孩子怎么办?陈女士准备把两个孩子都送去托育中心,“附近的托育中心每个月收费6000元,两个孩子每月12000元,只有咬咬牙了!”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重庆有不少托育中心,但大多数只招1.5岁以上的孩子,每月费用从3000元到6000元不等,“低龄月份孩子,每月费用几乎都在5000元以上。”

  提到收费贵,托育机构也有话说。场地租金贵、人员需要培训、照看孩子专业性强、工作人员流动大……这些成本加在一起,要实现较多的盈利也很难。

  想生二孩没人带,送去托育机构成本高。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3岁以下的“奶娃”该怎么带?记者就“中国式托育”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来看看他们都有什么好主意。

  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贤:

  办普惠性公益性托育机构,培育托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的托育中心几乎没有专业独立的培育体系,基本上都是幼儿园、早教、家政育婴等既有模式的延伸。”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贤说。

  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应该怎么做?刘文贤建议,应该多元化增加托育服务供给,依托公办机构兴办一批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托育机构,满足普通收入家庭需求。

  刘文贤的建议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来自于他对托育服务的调查研究。

  在刘文贤的提案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重庆3岁以下婴幼儿户籍人口约95.19万、常住人口约98.05万,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登记注册机构909所、托位数3.03万,“托位数占比仅为3.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

  调查显示,重庆48%以上的家长有托育意愿,且其中70.7%的家长希望选择公立性质的托育机构,但由于全市供给数量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入托率低下。此外,刘文贤还发现,我国托育保育活动不适合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园化”现象严重。

  “依托公办机构兴办一批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托育机构,满足普通收入家庭需求,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这个难题如何破解?刘文贤有自己的思考,“可以选择一些办园时间长、基础条件好、办园过程规范的托育机构,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机构,为各类婴幼儿照护机构树立标杆、提供样板。”

  刘文贤还建议:试点推进早教机构向托育机构转化,探索托幼一体化建设,利用现有幼儿园的管理资源、场地资源、师资资源举办托育班。整合社区服务体系,引导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托育服务。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设立托育点,满足职工托育需求。不断创新,形成全日、半日、计时和临时等多元化的托育服务方式。

  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也非常重要。刘文贤建议,政府在场地、人员编制、事业经费及税费等配套政策方面给予托育服务机构支持。同时,依托专业院校和托育机构,建立托育服务实训基地,培训具有3岁以下抚育资质的专业人才,形成不同层次的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专业技能等级与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直接挂钩。

  全国人大代表高钰:

  加快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托育机构

  要不要把孩子送去托育机构?这是不少父母正在面临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高钰也正在为这事犯愁。去年参加全国两会前,高钰的宝宝才刚满月。从那时开始,一直关注科技创新的高钰开始关注起托育服务。高钰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除了说科技创新,还会说说托育服务。

  “加快规划建设托育机构,很有必要。”高钰说,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发展养老、托幼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十四五”期间,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

  高钰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刚当父母的年轻人对托育服务都有需求。特别是一些“双职工”家庭,没有太多时间带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带。此外,找不到合适的托育机构,这也是不少父母面临着的一个问题。

  高钰建议:加快合理布局托育机构,在社区、园区等区域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建设托育机构。特别是在大型工业园区、生活区等区域,公立托育机构应作为标配,可采用公建民营的模式,由政府提供场地、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

  “我国的托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标准,在这个阶段需要一些托育机构发挥示范作用。”高钰说,目前,托育服务的制度、人员培训和管理、托育机构设置的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需要逐步完善。

  高钰认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进行示范推广。“托育服务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有一个原则要遵循,那就是要讲究科学。”高钰说,托育服务要根据0-3岁婴幼儿的最新科学研究,制定和更新托育服务的内容。不仅要照顾好孩子,还要让孩子在托育服务中得到启蒙。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李晟 刘波【编辑:苑菁菁】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社会新闻

编辑 陈雪霏

首次HSK汉语标准课中文虚拟课堂在瑞典成功开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2021年1月1日,HSK瑞典中文学习测试中心www.secn.se在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HSK瑞典中文学测中心是瑞典瑞中交流协会与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主要为全瑞典中文学习者提供中文教学,学习,考试一体化服务,推广在线教学与测试,开展以中文为核心课程的教学和中国留学咨询等服务。

3月3日星期三晚上4点由瑞典中文学习测试中心组织的HSK汉语标准课中文虚拟课堂在瑞典成功开课。首次HSK一级汉语远程课汇集了来自瑞典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学员,学员们对远程授课平台的教学效果非常满意,教学远程平台和第一次的授课老师都是由汉考国际www.chinesetest.cn 提供和选派的,这是一个完全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教学平台,学生的感觉完全就像在教室上课一样,上课时有二位老师,一位是主讲老师,一位是助教老师, 在主讲老师讲课的同时如果个别学员提问时助教老师会及时解答问题而不影响主讲老师的讲课,能够保证完成每一堂的完整教学内容。

学生李丽莎(Lisa Booyens)说,这样的HSK汉语标准课中文虚拟课堂推出非常及时,在瑞典疫情远看不到结束的时候,可以继续学习有趣的汉语,学生们希望加大HSK汉语标准课在瑞典的推广,让瑞典的学生在瑞典就可以享受到中国优秀的汉语教学资源。本次主讲教师是由汉考国际选派的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讲师刘璟子老师。学生们对老师的精彩教学表示赞赏!

最后,学生们对组织本次教学的瑞典中文学测中心表示感谢,希望瑞典中文学测中心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瑞典学生受益!

瑞典中文学习测试中心供稿。

曾庆宗说:新冠病毒就是地球放的“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知名华人太极武医大师曾庆宗说,新冠病毒就是地球放的“屁”,一种不太干净的气。

这是怎么说的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曾庆宗解释说,很多人都在问新冠病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新冠病毒?无数人都在研究新冠病毒到底从哪里来的。

曾庆宗说,病毒是伴随人类而来,有人的地方就有病毒,人多的地方,病毒也多。没有人的地方,也有病毒,但对人类没有直接影响。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怎样。但是,病毒是无处不在的。病毒是比细胞还小的东西。新冠病毒据研究就是一块脂肪和一块蛋白在一起。然后,它会随着细胞游走。

曾庆宗认为,新冠病毒是大自然变化或者说气候变化的产物。古代几千年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就是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活过来的。它就像是一种病,作为医生,他就负责治病。他不会管你的病是怎么得的。不管怎么得的,都是过去时了,现在就是病了,病了就要医治。

他说,你看在大自然中,现在经常会在半干半湿的地带出现冒气泡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热了,变暖了,因此,储藏在地球里的甲烷开始释放出来。

这种释放就是地球本身的一种现象。地球在释放温室气体。

在新冠面前,他觉得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无论谁,不要太害怕,有病治病。他可以用针灸来治疗各种疾病,各种疑难杂症,包括新冠症状。

据日本的一个研究成果显示,病毒在铁面上可以存活48小时。但是,在空气中是不会存活的。因此,注意社交距离是对的。

但不要恐惧和焦虑。他真正担心的是后疫情时代给人类留下的精神创伤。例如保持距离这个习惯让人与人之间都不敢再接触了。

诺贝尔奖得主呼吁年轻人保护好自己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2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奖得主视频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布会上,诺奖得主就科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方面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尤其是结合当今新冠疫情的情况,科学技术更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泽说,她现在住在美国加州,但是,通过网络她可以遥控夏威夷的空间站。

“真是难以想象,我们在夏威夷安排一个人,然后,其他人都在家里办公,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观测数据,因此,通过在夏威夷的人,通过网络,我们同样可以获得数据,而且网络可以让我们交流。”

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她说,她在抗疫期间绝对都带口罩,对于年轻人,要继续保持社交接触,但不是人与人亲自面对面接触,而是要通过zoom等网络进行交流。由于时间不过了,她特意发短信向记者说明。社交接触的意思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而不是本人见面。

因为现在有疫情泛滥,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办法来对付,一方面,人们要带口罩,不聚集,避免接触和传播,另一方面,疫情也是人类面临的挑战,更需要科学的新发现。

盖滋在儿童时代喜欢天文,梦想当一名宇航员。当问她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她说,她研究观测宇宙,正好符合她的兴趣爱好。因此,虽然没有上天,但也十分享受现在的工作。

她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一直是出类拔萃,获得过很多奖,很有领导者风范和精神。她说,在学术研究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就是要自由想象,敢想敢探索。她自己领导一个团队进行研究,根泽尔同时率领另一个团队进行研究,他们同时获奖,她很高兴独立研究同时受到表彰。

关于未来的研究领域,她认为,人们应该在他们的观察基础上继续探索,切实认清宇宙的奥秘。

在谈到家庭和工作的时候,她说,她非常高兴有家庭陪伴,她有两个儿子。这也是她的一种投入。她也愿意游泳,因为她游泳的时候,可以让她的头脑更清晰。

她觉得她忙的时候,会感觉更容易注意力集中!

对于年轻科学家的建议是,一定要尽早发现你的兴趣,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领域,然后,脚踏实地地深入研究。

当前疫情之下,她希望年轻人要好好保护自己,问她是否带口罩,她说,绝对的戴。现在,网络交流可以,因此,要网络交流。

诺奖化学奖得主沙蓬蒂尔说,她很高兴看到她的基因剪刀对医疗的巨大帮助,有很多例子表明基因编辑剪刀的作用。

发布会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汉松主持。他说,他往年在发布厅会见到满屋子的人,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只有几个技术工作人员和新闻负责人在工作。大家都在家办公。

中国古典文化助力抗疫(上):一期大爱、暖心、令人感动的古琴课–记中国文化传播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红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29日,为期两个月的八次古琴课最后一次上课,古琴老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红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主要是回答大家的问题,你们在这学期中或者是在平时练习中有任何问题我都在这里给大家回答。

当然这问题有的是上课前提出的,也有同学就是当场提问,例如,学古琴的坐姿是什么样的,指法如何,为什么有的声粗,有的声细,到底哪个好等等。邓红老师都是一一耐心地给大家回答。这期课程是初级班,就是从零开始,教大家古琴基本知识,指法,练习,然后教一首琴歌曲子。

回答完问题以后,邓红说,“这期课程主要是因为在疫情期间,大家的心情会有些憋闷,为了帮助大家度过难关,特意安排时间陪大家度过难关,在领略中华古典艺术的同时,保持心情愉悦,希望大家有时间继续练习。期盼明年疫情结束了再相见。现在跟大家说再见了。”

虽然说再见了,但是,这次课却给大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学员晨曦在过去八个星期里,几乎每个周日早上都会感到非常高兴,早早起来以后,练一会儿琴,盼着老师通过视频在网上上课指导。这就像一个固定节目,每个周日都这样,已经习惯了。突然意识到下一次就没有了,感觉鼻子有点儿发酸。

大家对老师表示感谢,感谢老师的大爱,暖心。感谢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一丝不苟,每一次都是那么认真地评价作业,认真地教每一个音,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节拍,用歌谱教一遍,再用琴谱教一遍,然后再用歌词教一遍,总共要三遍,非常耐心,有张有弛。

说起邓红老师,不得不提她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传播使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系列行动。

2007年8月21日在瑞典一博物馆邓红(左)与陈莎莎(右)举办琴箫音乐会

邓红早在2007年8月就和萧的演奏家陈莎莎一起来到瑞典举办琴箫演奏会。进而进行了琴箫北欧巡演。受到瑞典观众的热烈欢迎。当时是在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的组织介绍下进行巡演。每一场演出都是200多人,场场爆满。古琴不同于古筝或者是钢琴,可以搞大规模,大场面。古琴的特点就是抒发情怀,是朋友之间的真挚的感情流露,是心音,让观众陶醉在一种抚摸灵魂的音乐中。

2009年邓红(左),林西莉(中后),陈莎莎(右)在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厅举办琴箫音乐会

2009年邓、陈第二次来到瑞典又在瑞典皇家音乐厅,也是早年颁发过诺贝尔奖的音乐厅进行了演出,600人的音乐厅也是满满的。随后进行了北欧巡演,让瑞典,挪威,丹麦等很多观众感受了中国古琴的魅力。

她演奏的《平沙落雁》,《酒狂》和《高山流水》都是著名的古典曲目。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尤其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千古绝唱。也正是这个凄美的故事,让人感觉这个音乐更加好听。

传说汉代有个绅士叫俞伯牙,他喜欢弹琴。而且是在山间小亭鼓琴。一个砍柴者钟子期听到了他的琴声,立即停留欣赏,透过琴声,他理解了俞伯牙的心声。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后来,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终生不再鼓琴。这个故事给人无尽的遐想和深思。让人感到知音难觅的痛苦和遇到知音的欣喜。

另外,古琴曲《高山流水》和新疆的《十二木卡姆》也都是进入过太空的曲目。最近的嫦娥登月已经有30首曲目进入太空了。

邓红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的母亲王迪女士,也都尊称为先生,是在六十年代与古琴大师管平湖一起学习和工作的。他们都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从民间古琴大师转为中国古琴研究院的创建者。林西莉成为古琴研究院当时的唯一学员。根据林西莉的书《琴》介绍,她是通过向瑞典国王申请介绍信才特批来到中国学习的。她是瑞典唯一获得两次奥古斯都斯特文堡文学奖的作家。也被记者称为名副其实的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林西莉介绍的时候讲,为了写好琴这本书,中国刚一改革开放,她几乎每年都到中国去看望王迪老师,请教各种关于琴的问题,最后一次去的时候,王迪老师已经住院了。本来是不能见,但是,听说是她来了,王迪老师还是与她见面了,而且最后回答了林西莉的所有问题。但是,没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与老师见面。林西莉每次说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眼泪。

2018年11月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和使馆文化处的支持下开办古琴班

过去两年中,邓红还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教授古琴课。但每次就是10天,每次都是人多琴少,时间紧,任务重。普及面很大,受益人很多,但很多人也是刚了解一点儿就结束了。

2018年在斯京办班吸引了很多人。
2019年11月办班依然非常受欢迎。右一:王速老师

今年由于有新冠疫情的原因,邓红不能亲自来斯德哥尔摩授课。但是,在学员们表示有学习的愿望的时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邓红也有这种大爱的精神,在疫情期间,为大家在网上上课,传授古琴技巧。

邓红老师说,这一次,每周一次,持续两个月,就是希望能给大家练习的时间,能把大家真正教会,真正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以后,大家也可以自己继续练。因此,她非常认真,非常有耐心。大家先学习指法,然后,学习练习曲,最后学习曲子。大家学习的是《送孟浩然之广陵》,她从散音,泛音,到最后的按音,一步一步地、一句一句地教授大家。

2019年11月30日邓红老师在本期教学结束后最后一次在文化中心弹琴。

古琴之美不光在于表演,更主要的是琴就是你的朋友。正如一位学员说的那样,练习古琴就是和朋友聊天,和朋友交流,放空自己,全神贯注,进入一种忘我无我的状态,弹着唱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感受就是如歌词描述的场景。你在和琴倾诉,你忘记了一切烦恼,抑郁和哀愁。疫情也被你忘到了九霄云外。这里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古琴的琴弦是由你的手控制的,你想让它如细雨,她就是如细雨,你想让他如晚钟,她就可能如晚钟,一切都看你自己的用力大小,看你自己想抒发怎样的一种情怀。

就是在这样的点滴倾诉中,时间就悄悄地溜走了,也带走了你的郁闷和烦恼。弹完了琴,你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彷佛学到了一点东西。

当然,这学期的课程能够安排的好,还要感谢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1号画廊经理王速老师。王速是大家熟知的尽职尽责的组织者,协调员,没有疫情的时候,搞画展。疫情来了,就想着搞网上活动。她说,她听到在瑞典的朋友们在疫情日益严重的秋季感觉很憋闷。于是,她就问邓红是否可以上网课,来消除大家的抑郁情绪。结果,邓红立刻就答应了。尽管她还在旅行中,但是,她还是每到一处都按时给大家上课。

王速说,文化传播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学古琴也不容易,但是,在这种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必然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琴之美,进而了解中国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