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Environment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篇目介绍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共产党员网报道: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文稿79篇。现将这部专题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是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话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强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是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讲话的一部分。指出,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讲话的一部分。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替代的。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着力在“增绿”和“护蓝”上下功夫,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综合施策,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答问的要点。指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是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的一部分。指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2013年12月至2021年5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采取超常举措,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我们强调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不要发展了,而是要扭转只要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为了经济增长数字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最后得不偿失的做法。要正确领会中央意图,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是2014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习近平同志讲话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是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我国能源资源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促进粗放浪费型用能方式向集约高效型用能方式加快转变。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是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是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是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的要点。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增强系统思维,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是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期间习近平同志讲话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从巴黎到杭州,应对气候变化在行动》是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中美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是中国政府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的一部分。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要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是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是2018年4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系近十四亿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定决心,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要明确目标任务,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二是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三是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四是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五是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六是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七是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以上七大战役,都要制定具体作战方案,明确责任主体、考核办法,确保三年时间明显见效。要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不能只顾治污、不顾其余。要体现差别化,不要一刀切,不能搞运动式治污,避免影响群众生活。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2018年4月习近平同志所作指示的要点。指出,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现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是2019年3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要点的一部分。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是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心有国之大者,当好生态卫士》是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同志在陕西考察时讲话要点的一部分。指出,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是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习近平同志文稿中有关内容的节录。指出,中国力争于二〇三〇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二〇六〇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是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要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是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讲话要点的一部分。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是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要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指出,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是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讲话的要点。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国际社会要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是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讲话的要点。指出,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是2021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的要点。指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要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遵循。各方应该重信守诺,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愿景,并根据国情尽己所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举措落地实施。

  延伸阅读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春城开启人与自然新未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的五个瞬间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中国新华社(记者熊争艳、于文静、潘洁、赵珮然 摄影:岳月伟)报道

祥瑞春城,和风细雨。11日下午,形似孔雀开屏的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世界目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此拉开序幕。

  500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他们怎么对话?开幕式有哪些独具匠心的安排?新华社记者在现场记录下这些瞬间,带大家了解COP15的精彩场景和参会代表的真知灼见。

【瞬间一】中方接槌,正式成为COP15主席国

  会展中心3层7号馆,约1500人现场参会。

  会场前方的巨型屏幕,上面是中英文双语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和大会主题等字幕,主席台摆放中国国旗和联合国会旗。

  15时25分,作为COP14主席国埃及的代表,埃及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把一个深色木槌交到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手上。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COP15主席国。

  “感谢大家委托中国负责承办和主持这次重要会议。”作为COP15主席的黄润秋说。

  【瞬间二】“象”往云南 拉开序幕

  几个月前,“大象旅行团”让全世界关注云南。今天,COP15以“大象”开篇。

  屏幕上,英文配音、中文字幕的短片《“象”往云南》讲述着十几头亚洲象17个月北移南归的奇游。与会者盯着屏幕,有的目不转睛,有的露出了笑容。

“人象和谐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一名现场参会代表说。

  短片之后,嘹亮的歌声在会场响起。

  “每天在小鸟的歌声中醒来,山风它吹绿了拉祜的山寨,山青青水蓝蓝百花盛开,蜜蜂飞、蝴蝶舞、翻过山来……”100多名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佤族等的艺术家,载歌载舞,赞美七彩云南,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传颂这样的谚语,传递着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瞬间三】外方代表:“东道主的努力”促成昆明之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不远万里,从加拿大蒙特利尔来到昆明。

  “通往昆明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且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长。”穆雷玛在致辞时说,感谢东道主的不懈努力,终于让这次会议得以成功召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COP15两次推迟,最终定于今年10月和明年分两阶段举行。

  穆雷玛赞赏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行动。“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堪称楷模!”她说,不论是污染防治、退耕还林还是解决贫困问题,中国行动都值得钦佩。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通过一块“屏”参加开幕式。她说:“我们需要雄心和行动,面向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不断向前迈进。”

  多名外国与会嘉宾为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竖起大拇指。

  “国际社会在讨论将纳入保护范围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增加至30%,中国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来自荷兰的环保人士龙迪告诉记者。

  【瞬间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起共鸣

  波光粼粼的梯田,农人辛勤地耕作,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大屏幕播放着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视频,身着民族服饰的中国少数民族青年代表施晓悦讲述了那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哈尼族先祖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这里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

“这些梯田非常漂亮,大家都愿意去!”龙迪赞叹说,这个片子展示了千年来优秀的农耕技术、文化如何与自然共生共存,这让更多人意识到本地文化的价值,不但对哈尼族,而且对其他民族也有意义。

  来自亚马孙地区的代表讲述了当地的可持续的森林管理方案,分享了控制非法砍伐等做法;来自欧盟的代表提议,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必须在全球、区域和地方等层面同时进行;非洲的代表担忧土壤退化和生境损失的严重后果,呼吁要有可预见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瞬间五】同“屏”对话,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参会

  最后一个走上台发言的是“90后”自然保护工作者、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初雯雯。

  “那么多来自全世界的同行,还有只在课本、电视里见过的专家。还好来之前我对着河狸窝练习了好久……”初雯雯留着干练的短发,穿着鸟类图案的衣服,以诙谐的语言分享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开展新疆阿尔泰山自然保护公益活动。

4年来,以初雯雯为代表的中国100多万名青年,通过努力让蒙新河狸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20%。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企业代表、妇女代表、民间组织代表、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代表在开幕式发言。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参会。

不同的人群,传递共同的声音:遏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衰减的趋势,以更大的雄心和有效的举措,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人类共有的家园。

(主编陈雪霏 编辑查正富)

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全文)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陈雪霏 查正富)报道 10月11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正式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以下是习近平主席讲话全文。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2021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同大家以视频方式相聚昆明,共同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帮助和支持。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第二,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我们要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第三,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遵守和实施国际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各位同事!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在此,我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各位同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来源:新华网)

今天起,北京必将震撼世界!

来源: 传播正义。 点击关注 传播正义 4 days ago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长安街沿线建党百年历史画卷主题花坛相继亮相。

Image

花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小小红船到魏巍巨轮”为设计线索,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些主题花坛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百年历史,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Image

这是“开天辟地”花坛,以中共一大会址(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党旗为主景,重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建国伟业”花坛,以1949年号,烟花为主景,配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乐谱、簇拥的花朵等,再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辉煌时刻!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走向世界”花坛,以鸟巢、冰丝带、世界地图为主景,配以冬奥会吉祥物,以及我国举办或参与的重大国际活动标识,体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伟大的祖国阔步走向世界!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改革开放”花坛,以小岗村牌楼、深圳城市剪影为主题,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继续发展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建军大业”花坛,以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及号角为主景,寓意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人民至上”花坛,以嵌有”以人民为中心”文字的红旗为主景,配以医护工作者、人民警察、学生、健身的年轻人、推婴儿车的妈妈、打太极的老人等,个个活灵活现。一位老大爷感叹说:和活的人一样。是啊,这都要感谢那些巧夺天工的花匠们,让它们都有了灵魂。寓意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创新发展”花坛,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航天等为题材,展现了创新发展、科技兴国的辉煌成就。

Image
Image

以上是“美丽中国”花坛,以锦绣江山为主景,勾勒出祖国雄伟壮阔的美丽画卷,寓意祖国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全面小康”花坛,以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的幸福生活为场景,体现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扬帆起航”花坛,以载满鲜花的巨轮、嵌有“中国梦 新征程”的彩虹门为主景,寓意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Image

Image
未来新视野

未来新视野 欢迎关注【未来新视野】!深度解读大国博弈,追踪最新时事热点!10篇原创内容Official Account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真是太美了,别私存哦!!

ImageImageImage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Image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雄安新区2020年征迁安置工作启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雄安发布消息(记者陈雪霏)– 雄安发布,感觉真牛!不过从去年记者亲眼到雄安新区采访了解到,雄安新区确实起点高,看得远。如果单纯说采用了瑞典的哈马碧模式,他们绝对不会承认。但是,理念差不多,那就是要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设计理念新颖,博采众长。就是说,那里说哪儿象哪儿,世界各地最好的设计理念和实践都可以在这里来展现,真可谓春色满园,各种奇葩,争奇斗艳。同时,这里真的不俗气。办公区长长的甬道,就是有瑞典的风格,简单,实用优美。给人以无比祥和的自然风光。

2019年10月15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雄安新区 陈雪霏拍摄

很多人都觉得雄安新区雷声大雨点小,怎么没有动静了?这恰恰是雄安的特点。她绝不是一个急于求成,比速度的项目。这是一个比质量,比耐心,比全面,比可持续的项目。她将是中国最好的社区的样板,也是世界最好社区的样板。暂时内部不许拍照。因此,只能欣赏一下外面的蓝天。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下面我们看看今年有何进展。

2019年10月19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雄安新区 陈雪霏拍摄

10月5日,正值国庆节、中秋节假期,雄安新区2020年征迁安置工作动员部署会在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举行,标志着新区2020年征迁安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由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主持。新区综合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宣读了《新区2020年土地征迁安置工作计划》。三县县委书记分别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签订工作责任状并作表态发言。

征迁安置工作与新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等紧密相关,是新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三县和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征迁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理清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沟通协调,按照既定的征迁安置方案和计划,严格征迁标准,依法依规开展征地和拆迁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各项合法利益,按时保质完成好征迁安置任务。

要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全力推进征迁安置各项工作。坚持政策刚性不动摇,坚持“四统四分”、坚持三县政策一致性,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一把尺子量到底。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把优秀得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征迁一线,站在群众切身利益角度,帮助群众算好账、解读政策,帮助群众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地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信任和支持。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群众周转过渡保障工作和长期生活保障,解决好征迁群众随迁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保障、就业创业等现实问题,以硬举措、真行动确保征迁群众与未来之城共成长,共享新区发展红利,成为新区建设发展最可依靠的力量。

雄安新区打扫卫生的机器人吸引了记者拍照 陈雪霏拍摄

新区各部门和三县要各负其责,齐心协力,确保征迁安置工作取得实效。要健全工作组织,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并优化调整“一组包一村、两人包一户”的责任制,建立责任明确、无缝对接的驻村工作机制。要加强协调联动,抓好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深入宣传引导,通过工作组入户讲解、村内大喇叭宣传广播、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让村民充分了解补偿政策和征地程序,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要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诉求,确保征迁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要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把“廉洁雄安”建设贯穿于征迁安置全过程,从事前防范、事中督查、事后追责三个方面入手,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守好廉洁底线,依法用权、秉公用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道德防线,努力建设一支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过硬的廉洁高效征迁队伍。

新区领导吴海军、路立营、安庆杰、陈峰、王纪平、边建国、刘光辉、纪志明、姚爱国,新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以及三县、重点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Finland’s Restrictions on entry into the country to be tightened due to COVID-19

Stockholm, 24 September, (Greenpost)– Today, the Finnish Government adopted a decision on restrictions on entry into the country, which will enter into force on 28 September. Restrictions on entry will be reintroduced for traffic between Finland and Estonia, Germany, Iceland, Norway, Slovakia and Sweden, as well as for residents of Canada, Georgia and Tunisia who are travelling from their home country to Finland. Restrictions will be lifted for traffic arriving in Finland from San Marino.

Day-to-day travel will still be permitted for local border communities at Finland’s land border with Sweden and Norway. In addition, from Monday 28 September, people will be able to come to work in Finland from Sweden and Estonia without a 14-day self-isolation period. 

From now on, the list of restricted and permitted countries will be reviewed on a weekly basis and updated as necessary. Changes in entry restrictions will be made based on an expert assessment by the 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using data from each Monday. The limit value of 25 new cases per 100,000 persons in the previous 14 days will apply to the EU and Schengen countries and the countries on the Green List defined by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y changes will be decided on at the Thursday government session.

Restrictions on internal border traffic from 28 September

Internal border traffic refers to traffic between Finland and other Schengen countries. Starting from 28 September, entry into Finland from Cyprus, Latvia, Liechtenstein, Lithuania, Poland, San Marino and the Vatican will not be restricted.

As a result of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restrictions on internal border traffic will be in force from 28 September for traffic between Finland and Austria, Belgium, the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France, Germany, Greece, Hungary, Iceland, Italy, Luxembourg, Malta, the Netherlands, Norway, Portugal, Slovakia, Slovenia, Spain, Sweden and Switzerland, apart from certain exceptions.

Day-to-day travel will still be permitted for local border communities at Finland’s land border with Sweden and Norway. In addition, from Monday 28 September, people will be able to come to work in Finland from Sweden and Estonia without a 14-day self-isolation period. Leisure boating from the EU and Schengen countries to Finland will not be restricted either. 

At the internal borders, restrictions on entry allow only return traffic to Finland, transit traffic, work-related travel and travel for other essential reasons, apart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exceptions. A 14-day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travellers arriving in Finland. Starting from 1 October, travellers may, at their discretion, shorten their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by taking two voluntary COVID-19 tests.

Restrictions on external border traffic from 28 September

External border traffic refers to traffic between Finland and non-Schengen countries. Starting from 28 September, restrictions on external border traffic will be lifted for traffic arriving in Finland from Cyprus, San Marino and the Vatican, and for traffic between Finland and Australia, Japan, Rwanda, South Korea, Thailand, New Zealand and Uruguay for residents of these countries. 

People may come to Finland from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for work or another essential reason: Andorra, Bulgaria, Croatia, Ireland, Monaco, Roman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 14-day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travellers arriving in Finland.

For all other non-Schengen countries, restrictions on entry allow only return traffic to Finland and other EU and Schengen countries, transit traffic at Helsinki Airport and other essential traffic. In addition, a 14-day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travellers arriving in Finland. 

Starting from 1 October, travellers may, at their discretion, shorten their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by taking two voluntary COVID-19 tests.

New health security measures from 1 October 

Finland will introduce new travel-related health security measures from 1 October. These are based on the Government’s resolution of 11 September. The aim is to ease the conditions for work-related travel in particular.

From 1 October, two voluntary COVID-19 tests will be recommended for travellers arriving in Finland from countries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and from which entry into Finland is restricted. An exception is that people from Sweden and Estonia may come to work in Finland without self-isolation or testing. Similarly, residents of border communities at the land borders between Finland and Sweden and between Finland and Norway will not need to self-isolate.

Voluntary COVID-19 tests will allow travellers to shorten the recommended 14-day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Residents of Finland returning from countries with higher incidence rates could, at their discretion, shorten the 14-day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by taking a test at the airport or port as soon as they arrive in Finland, followed by a second test in their home municipality after 72 hours at the earliest from taking the first test. 

For other travellers arriving in Finland, the recommendation will be to take the first test up to 72 hours (3 days) before arrival. The second test should be taken no earlier than 72 hours (3 days) after entry into the country. Until receiving the result of the second test, persons entering the country should remain in self-isolation at their place of residence. The self-isolation period will end if the test result is negative. If the test result is positive, the doctor will place the person in quarantine until they have recovered.

Travellers staying in Finland for less than three days (less than 72 hours) will not be required to quarantine or take a second test. 

Restrictions on entry and recreational travel

When entry into the country is restricted, recreational travel to Finland from the countries in question is no longer allowed. In this case, only return traffic to Finland, transit traffic, work-related travel or travel for other essential reasons are allowed. In addition, self-isolation and testing are recommended for travellers.

The lifting of entry restrictions means that recreational travel to Finland is permitted for people from these countries. In this case, travellers will not need to self-isolate upon their arrival in Finland or take a COVID-19 test. 

Rights of Finnish citizens and residents of Finland

Under section 9 of the Constitution of Finland, Finnish citizens and residents of Finland always have the right to return to Finland, and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leave Finland if they so wish, provided that there is no legal impediment to this. However, the Government still recommends avoiding unnecessary travel to other countries, except for countries for which the restrictions on entry have been lifted.

Self-is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of the 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go to a workplace, day care centre or school during the period of self-isolation. Essential travel, such as a visit to a doctor, is allowed. In this case, it is recommended to wear a face covering or a face mask. Public transport should be avoided. Travellers arriving in the country will be given instructions on how to proceed.

Travellers must be aware of the current entry and quarantine regulations of their country of destination and they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quarantine recommendations for those returning to Finland. Travellers must find out themselves what their travel insurance covers in the event of a pandemic. Each traveller should check the current instructions. The entry and quarantine instructions of the country of destination on the websites of the authorities of the country of destination.

Two new $1-million food prizes for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announced in Stockholm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The world’s largest prize in the food arena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new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in Sweden.  

The foundation will award two $1-million prizes –  the Food Planet Prize awards – annually. One prize will be awarded to an existing scalable solution for sustainable foods. The second will be awarded for innovative initiatives that could transform the global food sector.  

“These are challenges that we all need to engage in,” says Curt Bergfors, a renowned hospitality entrepreneur in Sweden. “Our food system is broken, and the planet is ailing. We are all part of the problem, and we must all try to be part of the solution. I want to contribute through the foundation and these awards”. 

Nominations for The Food Planet Prize are now open. The first prizes will be awarded later in 2020.  

The nominations will be evaluated by an international jury of leading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and entrepreneurs. The jury is chaired by Johan Rockström,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and Line Gordon, director of the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at Stockholm University.  

“We need a food-system revolution or risk destabilizing our planet. The new Food Planet Prize is designed to contribute to this goal,” says Johan Rockström.  

“It is possible to feed 10 billion people a healthy diet, while maintaining a thriving biosphere. We want the Food Planet Prize to recognize the most important solutions that can scale rapidly,” says Line Gordon.  

The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2019 to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in today’s food system and find new ways to redesign it for the future.  

“Food has to be partly reinvented all across the chain – from primary sourcing to food and waste management in homes and restaurants,” says Lars Peder Hedberg, Executive Board Direct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food planet challenge: 

 •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7.8 billion. In 2030 it will be 8.5 billion and by 2050 close to 10 billion. With today’s food system, the world will not be able to feed a population this size without further compromising Earth’s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 Eradicating hunger by 2030 is one of the U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ver 800 million people suffer from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has been rising after decades of progress. 

• The food system contributes to about a quarter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 The world uses about half of the available land on Earth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about 70% of our use of freshwater is directed to agriculture.   

• The food system is the main driver of a mass extinction of life on Earth.  

The nomination process is now available for submissions at foodplanetprize.org. In addition to the Food Planet Prize, the foundation will also fund a professorship with a focus on transformation to a sustainable food system. The intention is for the professorship to be based at the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Stockholm University. 

The founding capital of 500 Million SEK is sourced from Mr. Bergfors’ private assets. Additional funding, up to a total of one billion SEK, is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foodplanetprize.org   
secretariat@foodplanetprize.org   

Johan Rockström, Jury Chairman, spokesperson for the Food Planet Prize 
chair@foodplanetprize.org   

Lars Peder Hedberg, Executive Board Director, spokesperson for the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lars.p.hedberg@foodplanetprize.org 
+46 709 7559910

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程序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 (记者 沙晗汀)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当地时间4日发表声明说,美国已于当日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程序。

  蓬佩奥在声明中说,美国方面已经向联合国提交正式“退约”通知,整个退出过程将需要一年时间。

  蓬佩奥称,《巴黎气候协定》对于美国经济而言是“不公平的负担”。他还表示,尽管美国退出该协定,但仍会与其他国家一道寻求应对气候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办法。在未来关于气候问题的国际讨论中,美国还将提供“现实并且可行的模式”。

  《巴黎气候协定》旨在要求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2摄氏度以内,最好是1.5摄氏度。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90个国家签署该协定。美国成为第一个退出该协定的国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16年大选以来,一直称该协定对美国“不公平”,是将“美国的财富转移到其他国家”,并坚决要求美国退出该协定。

  特朗普的言论一直遭到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多位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也把气候问题作为2020年总统竞选的重要议题。

  据耶鲁大学近期调查显示,有70%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暖正在发生,60%的美国人对该问题表示“担心”。

  随着美国宣布正式开启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程序,有分析认为,这一决定会让美国丧失绝佳经济机会。(责任编辑查正富,主编陈雪霏)

生态环境部:我国臭氧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 可防可控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报道: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9日表示,从2015年起,全国337个城市1436个点位均开展臭氧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臭氧污染虽然有所上升,但以轻度污染为主,总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通报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刘友宾介绍,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9月和1-9月份全国空气质量,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波动。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受比常年同期偏高气温的影响,全国O3浓度同比上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019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17.7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1度,其中北京、天津、吉林、内蒙古、湖北等省市的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或次高水平。受高温、较强光照影响,日间O3浓度明显上升,导致优良天数比例下降。

  初步分析显示,2019年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首要污染物为O3(8小时)的天数约占污染天的95%以上、23个重污染天的40%左右,其余重污染天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说明9月日均空气质量主要受O3浓度影响。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O3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3.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对流层(近地层)臭氧是一种典型的二次大气污染物,人为排放的极少。地面臭氧主要来源NOx和VOCs在热和太阳光作用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在前体物NOx和VOCs较高的情况下,夏秋季由于温度高、太阳辐射强容易发生臭氧污染。我国标准规定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为160微克/立方米,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从2015年起,全国337个城市1436个点位均开展臭氧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臭氧污染虽然有所上升,但以轻度污染为主,总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其次,降水偏少和气象条件不利,导致颗粒物浓度上升。2019年9月,京津冀地区大气静稳指数同比升高约50%,其中北京市静稳指数同比升高约40%,大气扩散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在2019年9月下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持续一周以上的静稳、高湿和逆温天气,导致污染物的持续累积和转化。

  刘友宾介绍,针对上述情况,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将推动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以NOx和VOCs为重点的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

  刘友宾秋表示,冬季已来临,气温下降,O3污染水平下降。特别是进入采暖季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将进一步增加,气象条件转差,PM2.5成为决定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对重点行业采取差异化分级管控等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以抵消采暖排放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影响。(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全球变暖正改变北极地貌!冰川融化致5座岛屿浮现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全球变暖可能正改变北极的地貌!俄罗斯国防部日前表示,俄海军在北极发现了5座新岛屿,正是冰川融化导致了这几座岛屿显露出来。

  俄国防部表示,俄海军在2016年首次利用卫星图像发现了这些岛屿,但只是在近年8月和9月的一次考察中确认并绘制了地图。

  这些新岛屿位于北极Vylki冰川附近,远离遥远的新地马岛群岛海岸,该群岛位于俄罗斯大陆西北的北冰洋。它们的面积从900平方米到54500平方米不等。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探险队队长亚历山大·莫伊斯耶夫22日表示:“基本上,这一发现与冰川融化有关。”“以前这些是冰川,但冰的融化导致了岛屿的出现。”

  俄罗斯国防部称,俄罗斯海军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使用卫星数据来研究海岸线的变化。2015年至2018年期间,他们确认了新地岛(Novaya Zemlya)和弗朗茨约瑟夫岛(Franz Josef Land)两个群岛上的30多个新岛屿、海角和海湾。

  科学家们警告说,新出现的岛屿不是“意外”,而是北极冰川和海冰大规模融化导致的日益严重的气候危机的直接结果。

  据悉,北极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由此导致的冰川融化可能会破坏生命周期,并威胁到全球各地人们的生命。(来源:中新社)

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报道:“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16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这十大科学问题涵盖健康、环境、能源三大领域,其中就包括如何解决人类未来能源的问题。
  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包括健康领域4个问题和环境领域、能源领域各3个问题。4个健康问题分别是:如何预防并阻断新发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社会变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能否对未来人类疾病做出准确而全面的预测?哪些新技术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
  3个环境问题分别是:人类如何在安全的地球界限内继续发展?如何有效解决跨界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如何实现对废水和污水的完全净化处理?
  3个能源问题分别是:可控核聚变能否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怎样高效转化和存储新能源?大城市如何实现能源-水-食物供给的平衡和平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人蔡荣根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正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获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改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忧虑的严峻挑战。
  据了解,最新发布的这十大科学问题是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目标,聚焦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最迫切、最基本、最具挑战性的需求,根据Scopus数据库相关科学研究热门关键词的检索结果,由中外知名科技期刊的编委、高端战略科学家反复讨论提出候选问题,并通过广泛的网络评选,经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学术交流专门委员会终审确定。(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抗气候变迁 碳税是最强效方法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据“中央社”报道:当地时间10日,国际货币基金(IMF)表示,全球的碳排污染大户国家应该一起同意课征碳税,未来十年每吨碳排征收75美元税金,让气候变迁维持在安全水平。对抗气候变迁,碳税是最强效方法。

  据报道,IMF呼吁即刻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迁,但近年来,主要经济体在对抗灾难性全球暖化的预防上意见不一致,导致政策扞格。

  IMF研究人员表示:“碳税是最强而有力且有效的工具,但前提是以公平、增进友好的方式实施。”

  2018年爆发“黄背心”示威并多次暴力流血后,法国政府因而暂缓把碳税提高至每吨50美元以上的计划。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2015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议》。

  据报道,这份报告赶在IMF和世界银行下周举行年度会议前公布,IMF新任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料将于会上,敦促会员国对气候变迁采取行动。

  根据IMF10日公布的这份研究报告内容,要防止全球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升温超过2摄氏度,以达成《巴黎气候协议》目标,碳税是最有效的方法。加征碳税会提高电力、旅游、制造、运输和食品等碳排密集产业的成本。

  报道称,目前,全球平均的排放碳价为每吨2美元,想要达成《巴黎气候协议》目标,需由20国集团(G20)里的碳排大户集体在2030年之前把碳税提高至每吨75美元,才有可能实现。

  这份报告表示,对所有国家课征碳税可避免让没有缴税的国家“搭便车”,并让真正实施改革国家的产业能与其他国家竞争。

  但IMF研究人员承认,此举将造成令人却步、不均等的代价。调高碳税至每吨75美元,将使煤炭价格超过现有的3倍。加拿大电力价格将迅速上升超过30%,澳大利亚电价飙涨70%至90%。根据这份报告内容,大部分国家汽油价格将上涨5%至15%。(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220余吨走私“洋垃圾”在广东清远港被退运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 (记者 唐贵江 关悦)报道:广州海关10月10日消息,近日,广州海关在广东清远港退运220余吨禁止进口类固体废物(俗称“洋垃圾”)。

  此次退运的“洋垃圾”主要是废电线、废电子产品等,以“可回收利用的废五金”名义申报进口,但经鉴定属禁止进口类固体废物。相关案件移交海关缉私部门立案处理后,法院进行了审理判决,并由海关依法责令相关责任人退运出境。

  废电线、废电子产品等“洋垃圾”不仅不可降解,还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具有生殖毒性、致畸性、致癌性等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渗透到土壤中,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今年以来,广州海关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国门利剑2019”“蓝天2019”专项行动部署,坚决将“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同时推动“洋垃圾”退运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依法退运走私“洋垃圾”13批次,共计1600余吨。(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联合国报告: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或达到 30-60 厘米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即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骤减且将全球升温限制在远低于2°C的水平,到2100年时,海平面上升仍可能达到30-60厘米左右。报告同时警告称,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强劲增长,则可能达到60-110厘米左右。
  IPCC是评估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的联合国机构,于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建立,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关于气候变化、其影响和未来潜在风险的定期科学评估,并提出适应和减缓战略。IPCC有195个成员国,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这份《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于24日获得IPCC全部195个会员政府批准,为将全球升温限制在最低水平上的效益提供了新证据。报告指出,紧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限制海洋和冰冻圈的变化规模,生态系统和各种生命能够随之得到保护。
  报告详细分析了高山地区重大变化将影响下游社区、融冰和海平面上升、更频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海洋生态系统受影响、北极海冰量下降和多年冻土融化等气候变化对海洋和冰冻圈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其中,报告特别指出,极地和山区的冰川和冰盖正在损失冰量,这促使了海平面加速上升,同时扩大了海洋变暖的范围。报告显示,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15厘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已达每年3.6毫米,较上世纪快了两倍多——而且还在加速。
    报告警告称,海平面将在未来几个世纪继续上升——即使温室气体排放骤减且将全球升温限制在远低于2°C,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高度仍可能达到30-60厘米左右,但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强劲增长,则可能达到60-110厘米左右。
  “近几十年来,由于格陵兰和南极洲冰盖的水输入量不断增加,加上冰川融水以及升温海域的扩大,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已经加快。”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瓦莱丽·马松-德尔莫特表示。
  据悉,该IPCC特别报告将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即将到来的气候和环境谈判(如今年12月将在智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5)中提供关键的科学信息。(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中法环保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吴旭)报道:记者24日从法国驻华使馆获悉,作为中法合作的标志性活动,第六届中法环境月“回收利用”摄影展在深圳、北京等中国九座城市开展。而在中国深圳举行的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作为中国气候传播的重要品牌活动,也与中法环境月主办方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成为“中法环境年”的重要活动。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兼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高明表示,法国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长期以来在环保领域,两国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和紧密合作,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明说,2018年1月,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启动“中法环境年”,其目的是加强两国在环境方面的合作,提高全球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行动效率。“中法环境年”自开展以来,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在法国、中国或第三方国家开展,既有机构方面的合作,也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项目。第六届中法环境月作为“中法环境年”的主要活动之一,将邀请公众共同思考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应对气候变化”“无废城市”“绿色金融”成为本届中法环境月以及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主要关注的问题。法国环保组织ORÉE的总代表兼循环经济大使纳塔莉·布瓦耶在介绍法国循环经济方面的路线图时说,在法国的环保行动中,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核心概念,为人们提出了另一种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别于造成20世纪环境恶化的线性模式的另一种选择。她邀请公众重新审视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垃圾产出。
  据法国驻华使馆介绍,中法环境月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国外驻华使馆主办的以环境为主题的活动节。第六届中法环境月于9月22日至11月6日举行。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绿色传播”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也将于期间通过专业论坛、展映、讲座的形式开展丰富活动。(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