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News

瑞典外交部向10个欧洲国家解除禁飞令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外交大臣安.林德日前宣布瑞典向10个国家解除禁飞令,主要目的是有序地恢复欧洲的航空旅行。

这十个国家是冰岛、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克罗地亚和希腊。仔细看这些国家里不乏感染十分严重的比利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士,但是,林德解释说,瑞典之所以向这10个国家解禁,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向瑞典解禁,因此,瑞典马上积极回应。不过她也强调,世界大部分国家目前依然在封国,关闭边界。对于这十个国家,到6月30日,可以开始订票出行。

对于其他国家,禁飞令要一直延续到8月31日,到时候再酌情而定。不过林德大臣说,外交部依然建议人们不要进行没有必要的旅行。对于周边国家尚未对瑞典解禁的国家,瑞典也不对他们解禁,就是不要到那里去旅行。

与此同时,北欧的租赁航空公司严阵以待,欢迎大家订票旅行。不过他们要求乘客都必须戴口罩上飞机。

邻国芬兰政府表示对部分饭店解除了禁令,但是,大家还需继续小心。瑞典的餐饮业也受到疫情的严重打击。但也有的饭店采取网上订购的方式,缓解疫情的打击。例如,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火车站对面的熊猫饭店就坚持网上订购的方式。总经理黄炳旺表示,正是因为这里是市中心,平时来吃饭的上班族都不来了,因为他们都改成家里办公了。因此,他们采取网上订购。招牌菜港式烤鸭,熊猫饺子等都很受华人华侨的喜爱。如果订购满500克朗,还可以送饭上门。否则,自取。

今日头条:重庆两江新区举办外资云推介.欧洲专场推介会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launches online promotion conference European Special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主编记者陈雪霏)– 6月9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重庆两江新区外资云推介.欧洲专场隆重举行。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launched online promotion conference European Special on Wednesday attracting nearly 40 thousan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o watch.

推介会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两万多观众在热切期待这次云推介,对重庆两江新区的推介充满期待。2019年5月31日由重庆市委常委李静和两江新区招商合作局的韩其才率领和组织的大型代表团曾到瑞典来访。期间到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与瑞典华商代表举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和对接。北欧绿色邮报网对此有报道,请看相关链接。 双方一致表示一定再次相聚。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delegation visited Stockholm last year and held talks with Chinese business people here at the Chinese Embassy Counsel of Commerce.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代表团不能亲自互访,但是,万水千山挡不住重庆两江新区期盼与世界交流的愿望和欧洲各国期待与重庆新区相聚的期盼。因此,有互联网做媒,大家网上见面。直播开始后,观看人数已经飞增到三万多人。

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挂牌成立,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Liangjiang New Area was established on June 18th, 2010. It is the third national open area directly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ranking after Pudong New Area in Shanghai and Binhai New Area in Tianjin.

据两江新区领导介绍,两江新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5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万人。目前,两江新区正对标世界顶尖水平,力求抓住四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期,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改革开放新高地,全力推进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

Liangjiang New Area covers an area of 1200 square kilometer with residential population of 2.6 million. Liangjiang New Area aims to catch up with the world top level, seizing the great chance of developing Sichuan inte a twin city economic rim and become a new highlan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pushing forward high quality open economy.

In order to let overseas business people to get to know Liangjiang New Area and Chongqing, the online live broadcasting was held in Beijing and people all over Europe can see it.

推介会期间,两江新区与中国欧盟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家观看了入住两江新区外资企业和两江新区的发展情况和政策推介。

最后大家还互动了10分钟。据统计,大约45000人观看了推介会直播。

相关链接: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短而精主要是保就业保民生完成脱贫任务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不过今年的会议非统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两会由多年来的3月5日,最终确立为5月22日。吸取各方意见,会议期限也比往常稍短,很多临时来华记者也都没有邀请,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新华网,人大网,央视等官方主流媒体看到重要会议场景和内容。和往年一样,22日早上9点开幕后,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一向都是切实紧贴民生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减税降费,预计将有两万亿的资金注入地方基层用来脱贫,改善民生,保就业。中国目前的失业率在5.5%左右。通货膨胀率在3.5%,也不算低。另外,李总理强调继续大好蓝天保卫战,青山绿水依然是目标。

要想了解详细内容,请耐心阅读李总理报告的全文,让你切实了解中国的政策。

http://www.eeo.com.cn/2020/0522/384433.shtml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19-03/21/content_74593207.htm

时评:中国值得称赞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 陈雪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组织视频大会上表示,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没有退缩,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球疫情防控,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要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并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

  第二,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在谭德塞总干事带领下,世卫组织为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当前,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

  第三,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帮助他们筑牢防线是国际抗疫斗争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专门派出了5个医疗专家组。在过去70年中,中国派往非洲的医疗队为两亿多人次非洲人民提供了医疗服务。目前,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正在投入当地的抗疫行动。

  第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项工作需要科学专业的态度,需要世卫组织主导,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第五,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的国家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遵照世卫组织专业建议,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习近平主席宣布:

  ——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中国在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首先经历了大规模的疫情袭击。但是,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下,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中心,不惜一切代价,及时,快速,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新冠病毒隔离消灭,实现了全球首先复工复产。同时,中国在自己刚刚恢复过来以后,就尽一切可能,反过来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国家,团体和华人华侨。

中国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为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帮助。这种精神值得称赞,也是应该得到肯定的。中国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

中国其实在自己的国家还没有完全脱贫,还面临着脱贫攻坚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有需要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中国做的完全没有错。中国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风范。不管有多大力量,中国都是在尽自己所能。

辩论:连花清瘟有13种成分对新冠有抑制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5月6日,瑞典晚报报道,瑞典海关截获连花清瘟,并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只测出含有薄荷成分,因此得出结论说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治疗无效。

消息一出,记者立即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一消息,消息传到国内,立即得到中国医疗界的反驳。首先,连花清瘟是在中国1月份到4月份抗击疫情过程中得到验证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其次,中国医学界有专门的英文学术论文,阐述了该药的成分和作用。下面是内容链接。

http://www.greenpost.se/?s=lianhuaqingwen

头条号“李药师谈健康”:连花清瘟胶囊含有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13种成分。这么多种中药成分中,当然只有薄荷脑是有明确化学结构的物质,其他的都是中草药成分,但如果用测定薄荷脑的方法去测定药物中的其他成分,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只有“薄荷脑”了。而我们如果随便检索一下,都可以检索到对连花清瘟胶囊活性成分测定研究的相关文献,绿原酸、连翘苷酯、芦丁、金丝桃苷、大黄素、二咖啡酰奎宁酸等等,这样的测定方法,都明确的表明了连花清瘟胶囊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多样性和可测定性。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此前曾在权威平台发表了一篇题为“中药连花清瘟抗新冠肺炎分子机制的理论研究”的论文。(前面有链接)该团队将连花清瘟中21种化合物和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对接打分,结果显示芦丁(Rutin)、连翘脂苷E(Forsythoside E)、金丝桃苷(Hyperoside)的分数均优于洛匹那韦(Lopinavir)。其中,金丝桃苷可能是对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最可能的抑制剂。此外,连花清瘟胶囊含有连翘、金银花、薄荷脑等13种中药材。显而易见,连花清瘟成分只含薄荷醇,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此前,包括钟南山、张伯礼在内的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曾指出,连花清瘟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影响病毒形态并在体外发挥抗炎活性,对新冠肺炎轻症、普通型患者有一定疗效。

张伯礼院士介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连花清瘟的患者,其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率、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肺部影像学的好转达到了83.8%。数据证明,连花清瘟对于新冠肺炎具有抑制作用。

瑞典海关的检测结果只能说明,要么他没有阅读过此前发表的英文论文,要么就是不知道其他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名称,所以,就说只测试出了一种成份。

众所周知,中国从1月23日开始武汉封城到4月8日武汉解封,采取了严厉的抗疫措施,其中包括采用中医中药的方式,通过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从而避免很多人由轻变重,由重而死亡的情况。中国14亿人口,由于采取了严厉的隔离措施和中医药的使用,才实现了只有4600多人死亡。当然,应该避免更多的死亡。但是,相比西医让轻症患者干挺,不到呼吸困难没有任何办法的方式,显然,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

记者和一位瑞典朋友交流此事,她说,瑞典人确实不明白其中的情况,这里肯定有交流的问题。因此,最好详细说明回应一下。因此,记者在这里澄清,连花清瘟不仅只有薄荷,还有其他成份。中国的实践也证明是有缓解作用的。包括世卫组织,考察以后,虽然嘴上说,中国采取了一切可能的办法,但是,最后并没有提中药的缓解作用。有些人断然下结论,就是80%的人能挺,不会死,20% 需要治疗。但是,又没有特效药。确实,没有特效万灵药,没有疫苗,但是,缓解症状就是效果。一个人如果因为咳嗽,一口痰上不来,可能死亡,但是,如果有药缓解化痰,症状变轻,就可能挽回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连花清瘟只是中国在抗疫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药品,它是中成药。中国实际上还使用了清肺排毒汤等汤式中药,也有效果。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发表署名文章不畏浮云遮眼望 坚守初心再出发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9日在本网发布署名文章,“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守初心再出发。”

文章开篇第一句就是,1950年5月9日,瑞典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然后,他叙述了中瑞之间70年来的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取得的成就。

文章一发表,立即引发读者的点赞。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房晓辉教授说,感谢发表桂大使今天中瑞建交70周年纪念日的文章。中瑞关系应该坚守初心再出发。

确实,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50年5月9日,瑞典作为第一个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随后,丹麦,芬兰,挪威等很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同中国建交。

文章说,70年来,中瑞关系长足发展,成果丰硕。中国成为瑞典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600多家瑞典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在瑞中国企业为当地带来了25000多个就业岗位。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良好沟通。中瑞关系的良好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为世界的稳定繁荣作出了贡献。

中瑞关系走过70年历程,友好交往始终是主流,合作共赢始终是方向。这正是中瑞建交的初心,指引着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在中瑞建交70周年之际,我们要重温建交初心,共谋未来发展。

我们要坚守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瑞建交,是基于对彼此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相互尊重、对平等相待和互不干涉内政的郑重承诺。近年来中瑞关系积累了一些消极因素,正是因为少数瑞典政客和人士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损害了中瑞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70年来中瑞关系发展历程一再证明,只要双方秉持这一基本原则,相互倾听,友好对话,平等相待,就能找到建设性的办法来化解分歧,为中瑞关系行稳致远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我们要发挥互利合作的深厚潜力。中瑞建交,是为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谋求合作共赢,实现更好发展。70年来,中国的发展和对华合作给瑞典带来了巨大收益,瑞典也为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充分体现了双方合作的互补性、互利性。不论是政治对话、贸易投资、科研创新、人文交流,或是国际协调,未来中瑞的合作天地更加广阔。合作就是为了共同发展,不是要去影响谁、改变谁、威胁谁。

我们要顺应友好交流的主流民意。中瑞建交的初衷源自两国人民、为了两国人民。中瑞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是两国民众的共同需求,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我到任以来走访了大多数瑞典省份,听到、看到的都是瑞典社会各界对了解中国的渴望、对开展合作的期待。我们应该尊重民意、顺应民意,努力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瑞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经得住各种挑战的考验,而且历久弥新,这是推动中瑞关系向好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相信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一定能克服两国关系中的暂时困难,不忘初心再出发,为中瑞关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网友表示,中瑞之间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言论而影响大局。桂大使也曾多次表示,中瑞两国政府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个别人的言论只能代表他们的个人观点。

人生七十古来稀,中瑞两国一路走来,相互合作永远是利大于弊。

Dags för att starta igen mot det originellt önskade målet oavsett vilka tillfälliga hinder kan finnas

– Ambassadör Gui Congyous signerade artikel inför det 70:e jubileet av kinesisk-svenska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Stockholm, May 9(Greenpost)–Det var den 9:e maj 1950, då Sverige steg ut först i västvärlden, över hinder och skillnader i politiska system och ideologier, och bildade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med det nya Kina.

I de 70 åren har kinesisk-svenska relationer utvecklat mycket och redovisat många goda resultat. Kina blir Sveriges största handelspartner i Asien, där 600-tals svenska företag har verksamheter, medan kinesiska företag i Sverige har skapat fler än 25 000 nya jobb för landet. Länderna utbyter brett och frekvent inom bl.a. vetenskap teknologi utbildning kultur och turism, inom internationella frågor har man också bra kontakter. Den välfungerande kinesisk-svenska relationer har gynnat de två länderna och folken, och bidragit för världens stabilitet och välfärd.

Kinesisk-svenska relationer har löpt i 70 år, i den historien har vänskapliga utbyten och win-win samarbeten alltid varit huvudfåran. Vänskap och samarbete, som var exakt det originella tanke när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bildades, har pekat ut en väg för relationer att löpa framåt. Inför det 70:e jubileet av bildande av kinesisk-svenska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ser vi ett behov för att tänka på det originella önskemålet och planera för framtidens väg tillsammans.

Vi måste hålla fast de grundläggande principerna för vår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Grunden för relationers bildning var ömsesidigt respekt till varandras suveränitet och territorium och seriösa löften om att behandla varandra jämlikt och att inte störa varandras interna saker. Här om åren har vi sett avvikelser från de principerna av vissa svenska politiker och personer, som underminerade den politiska grunden för kinesisk-svenska relationers utveckling. Men 70 års historia har bevisat, att så länge vi håller principerna fast, talar och lyssnar varandra väl och tar varandra jämlikt, kunde vi alltid hitta något konstruktivt sätt för att lösa dispyter och förstärka den politiska grunder för relationers långsiktiga och stabila utveckling.

Vi måste vidare gräva den stora potentialen för samarbetet. Anledningen för vår bildande av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var att samarbeta för en förbättrade utveckling på grund av jämlikheten och ömsesidigt respekt. I 70 år har Kinas utveckling och samarbetet med Kina tillbringat enormt intresse för Sverige, medan Sverige, genom samarbetet, medverkade mycket i Kinas ekonomiska utveckling till och med reform och öppning, vilket visat att samarbetet varit fördelaktigt och kompletterande för båda sidor. Politiska dialoger, handel och investering, vetenskap och teknologi, kulturella utbyten eller internationella samordning, en mycket bredare samarbetsfront väntar på oss i framtiden. Att samarbeta betyder ju att arbeta tillsammans för något gemensamt, i detta behöver man inte påverka varandra, inte heller att förändra även hota varandra.

Vi måste åka på huvudfåran av folkets opinion. Beslutet om att bilda diplomatiska relationer var från folket och för folket. Det var på grund av våra länders långa historiska vänskap, som skapat ett gemensamt behov och enig uppfattning bland folket. Sedan min ankomst till Sverige har jag besökt de flesta länen av landet, där jag såg och hörde de aktuella längtan och önskan för att veta om Kina och samarbeta med Kina. Vi får respektera denna opinion och försöker förbättra möjligheter och miljöer för folkets vänskapliga utbyte i dessa spår.

I den senaste kampen mot det nya coronaviruset har vi en gång till kunnat bevittna de djupa känslorna som våra folk bär för varandra. I början av året, då Kina var i dess svåraste strid, stod många svenska företag och vänner upp för Kina med generösa donationer, uppmuntrande videoklipp och stöttande brev, som var varmt uppskattade. Efter smittan utbröt i Sverige, blev det kinesers tur att hjälpa. T.ex. Duveholms gymnasium fick en bra överraskning från sin kinesiska vänskola Yunnans Yrkegymnasium, 2000 st. munskydd och Höganäs AB fick genom sin fabrik i Shanghai 165 000 st. munskydd och donerade dessa till Sjukhusen i Örebro. Den kinesiska sidan hjälper svenska sjukhus, bl.a. Karolinska, med att köpa medicinska maskiner från Kina, även vår ambassad har också skickat ut skyddsprodukter som gåvor till olika sjukhus och äldreboende i Sverige. En professor i Lund skrev till mig och berättade om hur skyddsprodukterna från Kina skyddade Region Skånes personaler, han trodde också att hjälpen skulle främja våra länders vänskap. En sjuksköterska på ett äldreboende i Malmö skrev också för att tacka och hävdade att Kinas hjälpmedel ”räddade” deras anställda och patienter.

De fina exemplen om hur kinesiska och svenska folken hjälper varandra talar för sig själv, alltså vår vänskap överlever alla slags svårigheter och blir bara starkare genom tiden. Det är en outtömlig drivkraft för kinesisk-svenska relationer att förbättras. Det övertygs att med våra folks gemensamma engagemang, kan vi säkert köra över de tillfälliga hinder som dyker upp i relationer, och gå ständigt mot det originellt önskade målet, för ett ännu bättre kinesisk-svenska relationer i framtiden.

                                  Gui Congyou

                          Folkrepubliken Kinas Ambassadör

                                   i Stockholm

不畏浮云遮望眼 坚守初心再出发

北欧绿色邮报网

——桂从友大使在中瑞建交70周年之际发表署名文章

1950年5月9日,瑞典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

70年来,中瑞关系长足发展,成果丰硕。中国成为瑞典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600多家瑞典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在瑞中国企业为当地带来了25000多个就业岗位。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良好沟通。中瑞关系的良好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为世界的稳定繁荣作出了贡献。

中瑞关系走过70年历程,友好交往始终是主流,合作共赢始终是方向。这正是中瑞建交的初心,指引着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在中瑞建交70周年之际,我们要重温建交初心,共谋未来发展。

我们要坚守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瑞建交,是基于对彼此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相互尊重、对平等相待和互不干涉内政的郑重承诺。近年来中瑞关系积累了一些消极因素,正是因为少数瑞典政客和人士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损害了中瑞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70年来中瑞关系发展历程一再证明,只要双方秉持这一基本原则,相互倾听,友好对话,平等相待,就能找到建设性的办法来化解分歧,为中瑞关系行稳致远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我们要发挥互利合作的深厚潜力。中瑞建交,是为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谋求合作共赢,实现更好发展。70年来,中国的发展和对华合作给瑞典带来了巨大收益,瑞典也为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充分体现了双方合作的互补性、互利性。不论是政治对话、贸易投资、科研创新、人文交流,或是国际协调,未来中瑞的合作天地更加广阔。合作就是为了共同发展,不是要去影响谁、改变谁、威胁谁。

我们要顺应友好交流的主流民意。中瑞建交的初衷源自两国人民、为了两国人民。中瑞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是两国民众的共同需求,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我到任以来走访了大多数瑞典省份,听到、看到的都是瑞典社会各界对了解中国的渴望、对开展合作的期待。我们应该尊重民意、顺应民意,努力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中瑞两国人民相互支持的深厚情谊。在年初中国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许多瑞典企业和友好人士向中国捐物捐款,一些民众自发录制视频、致信支持中国抗疫,令我们感动。瑞典疫情暴发后,中国人民也向瑞典人民伸出了援手。杜夫霍尔姆高中收到了来自中国云南职业学院的惊喜——2000只口罩。赫格纳斯公司通过其上海工厂获得了16.5万只口罩,并捐给厄勒布鲁的医院。中方积极协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在华采购医疗设备,我们使馆也向瑞典医院、养老院捐赠了防护设备。隆德大学一位教授写信告诉我,来自中国的医疗设备极大地帮助斯堪纳当地医护人员免受感染,相信这会促进两国关系。马尔默一家养老院的护士来信说,感谢中国的帮助,这拯救了我们的员工和患者。

中瑞两国人民相互帮助支持的动人故事再次告诉我们,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经得住各种挑战的考验,而且历久弥新,这是推动中瑞关系向好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相信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一定能克服两国关系中的暂时困难,不忘初心再出发,为中瑞关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瑞典媒体揭秘索马里族群新冠肺炎感染率死亡率高的原因

北欧绿色邮报网编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每日新闻今天长篇幅多版面报道斯德哥尔摩郊区索马里族群新冠肺炎感染率死亡率高的背后原因。

报道专访了一位理发师。这位理发师2008年27岁时来到瑞典。后来,他的父亲也来到瑞典,住在Rinkeby附近。人们还记得几年前郊区发生纵火,那个地方叫Husby. 都是离科技城Kista不远的地方。这里乘坐蓝线地铁也就10几分钟。但是,那里的人们都渴望能到市中心来住。

根据这位理发师介绍,他对瑞典公共卫生局点名索马里族群感染率高,死亡率高是因为他们不懂语言,信息不充分这个理由,很不高兴。他说,他感觉很生气,为什么单点我们的名?这不是语言和信息问题,我们都明白新冠肺炎疫情,但是,我们这里条件差,六七个人挤在一个75平方米的公寓里,两个孩子一个房间,老父亲85岁和他们住在一起。他的夫人带两个孩子住在土耳其。

回忆他的父亲是如何去世的情景时,他说,当时,他自己也感冒了。他告诉父亲周末不要再做礼拜了。最好呆在家里。父亲也同意了,没有去做礼拜。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要出门转一转,和人打招呼,晒太阳,一起说说话。过两天,他父亲感觉高烧。他赶紧给1177打电话。电话里医生说,你吃点Alvedon,退烧止疼药。多喝水。好好休息。过两天,高烧还是没有退,又打电话,结果还是说呆在家里。再过一天,老人呼吸出现困难,于是,再打电话时,就接受到医院去了。他想陪护老人,但是,不可能。他天天给老人打电话。头一次打电话,还说感觉很好。过两天再打电话就感觉老人头脑昏迷了,他说了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话。又过一天,老人就过世了。

根据穆斯林的葬礼,人体应该洗三遍,然后用白布裹包好,预备一个简单的棺材,然后,下葬到土里。可是,这一次,他的父亲被装在塑料袋里。他们无法看到父亲最后一面。葬礼去的人也很少。不象平时那样亲戚朋友都很多。

他说,他们这一地区感染的人多,不是因为不知道信息,而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从事室外工作,环卫工人,汽车司机,保安,大部分人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做服务工作。这样的工作不可能在家里完成。他们必须去上班,必须去乘公交车。他们有可能在工作中感染了,带回家,然后感染了老人。在家里因为人多,房子少,所以也没有办法隔离。

当地的一位阿訇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其实,他在礼拜的时候很早就提到这个疫情了,在中国,意大利,伊朗发生的时候就都提到了。所以大家有信息,但是,隔离的不好。

每日新闻在报道旁边还加了一个评论。冷眼看,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就有两重社会。但是,文章想强调的是,这个疫情不仅仅是健康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是因为瑞典在一体化和民族融合方面做的有差距造成的。

据瑞典公共卫生局统计,索马里人有500多人被感染。他们总共有5万人。死亡也有100多人了。另外,伊朗人,伊拉克人,南斯拉夫人,芬兰人,都有令人注意的特点。

瑞典这次抗击疫情采取的是建议方式,没有强制,没有封国封城,社会基本正常,但商业服务业还是受到重创。但总的来说,是以最小的代价,平稳过渡,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这是瑞典北京同仁堂医师王泽丰的评价。

在这次疫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70以上老人,他们大约占一半。1000多个养老院中,514个养老院都有感染。遍地开花。瑞典其实在一开始就锁定70岁以上老人,禁止去那里访问,防止病毒侵入。但是,还是未能避免。

不过,总的来说,在瑞典还是可以乘公交出入。但政府也建议最好不要坐公交,因为那是为不得不上班的人准备的。能在家办公还是在家办公比较好。

总之,瑞典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策略,社会和经济代价小一些。学校照常。高中以上网上教学。这些政策都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作出的决定。瑞典死亡率相对较高。但是,瑞典的大面积检测可能在下周或者月中。目前,只检测那些有严重症状的。重症监护室里并没有放弃其他重症病人,他们有一半的床位,新冠肺炎重症有一半的床位,500多张床。

通过让轻症者在家休养隔离,瑞典准备的国际展览中心方舱至今尚未启用。目前医院出现病床不够的情况下,他们采取了用直升机把病人送到其他城市的医院里。因为目前只有斯德哥尔摩是最严重的,目前每天死亡不到百人。最高时200人。从目前看,高峰已于4月8日到4月16日那周到来。从那以后,基本是下行趋势。这两天增加新感染和新死亡人数都在下降,可能是因为周末的原因。实际情况还要看下周正常时间的统计报告。

4月24日瑞典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再攀高峰 死亡人数达2152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公共卫生局负责人人称瑞典抗疫总设计师安德斯.泰格奈尔2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瑞典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突破2000人达到2152人完全出乎意料,比预期多了1000多人。因此,公众完全不能松懈,必须继续遵守抗疫要求,有症状就不要出门,在家隔离。

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瑞典新感染人数再次刷新记录,达到800多人,此前4月15日单日感染人数是780多人,本以为是峰值了,但是,复活节过后的这一周,新增感染人数再次攀高,达到两天连续800多人,因此,趋势不容乐观。

尤其前两天天气好,人们真的都憋不住出门了,给人感觉真的是群体免疫了。可是,泰格奈尔说,他对此感到很不安。他希望人们继续遵守一切要求,不要到处乱逛。该隔离还是要隔离。

今天的记者会和最近一段时间的记者会一样记者都在追问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给老人院以必要的防护物资?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更加关注老人?因为目前统计数字显示,死去的大部分是老人,一半人是来自老人院。

泰格奈尔很无奈,只是辩称这个新冠的预防是有统一政策的,并没有单独对某个地方某个方面给予特殊政策等等。

说起来,泰格奈尔也是矬子里边拔大个儿,是地道的流行病专家。他曾经参加过非洲埃博拉病毒的防治。他本人就在非洲出生长大。他们全家都是医疗事业人才。他自己从事流行病研究,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都在医疗战线上奋斗着。要说专业,都是扛扛地。他此前也对中国的抗疫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研究。经验是青少年感染的少,而且死亡率非常低。几乎没有儿童死亡的,因此,他决定中小学和幼儿园一直开放,这样也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考虑,那就是,如果学校关闭,孩子没人带,因为瑞典不象中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轮班来带。中国当然是全封闭了,然后从外地调拨医护人员。武汉地区的医护人员当然家属必须承担责任。但是,在瑞典做不到这些。如果孩子都在家,医生护士至少得有三分之一都呆在家,那医疗非瘫痪不可。因此,只能如此。从目前看,儿童确实没有死亡比例。瑞典死亡病例从30岁以上开始,70-90岁以上的死亡病例最多。

中年人感染人数最高,但大部分都能自愈。瑞典目前缺乏的就是象中国那样,轻症得到救治。在这里,轻症只能在家里自己隔离,顶多自己弄点儿退烧药,然后就是多喝水,多休息。只有到呼吸困难,才能到重症医院去,用呼吸机。因此欧盟都大谈呼吸机缺乏,因为除了呼吸机以外,几乎没有特效药。

瑞典已经有17467人确认感染,已经对4万多人进行了检测。昨天一天新增812人,又创新高。

另外根据昨天的统计,斯德哥尔摩昨天死亡人数是108人,比前天增加10人,比大前天少了10人。统计数字不是绝对的,有时耽误一下,下一次就会高一些。但是,西约特兰省出现新高,直追斯德哥尔摩,非常值得注意。哥德堡地区。

在斯德哥尔摩总的死亡率是万分之4.2. 但是,在Rinkeby和Kista 一代索马里族群聚居地,死亡率高达万分之11.2. Sundbyberg 万分之9.1. 据报道,主要是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地区对新冠肺炎的知识太少,人们忍不住要聚集。

目前,瑞典官方表示虽然周边国家因为此前封城封国,非常严格,现在决定解封,开放学校,但是,瑞典本来就没有关闭学校,所以,瑞典没有解封一说,但是,并不是说有任何松动,此前,告诫大家少坐公交车,现在看公交车几乎都是空的,但是还是运营,为了上班族。勤洗手,到处都有电子屏幕宣传,还有就是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自己想办法,一定避免感染。能在家办公就在家办公。

瑞典专家依然坚持普通人戴口罩没有用。但是,大街上还是偶尔可以看到有人戴口罩,卖口罩的商店和商家也开始多了起来。不过,今天天气较阴,大街上立即人就少了。仿佛又开始空城了。

有人问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个问题,瑞典政府出国限制建议持续到6月中旬。到时候再说。

另外,最近,美容保健之类的诊所,例如隆胸或针刺图腾等诊所还在悄悄地营业。媒体曝光以后,瑞典卫生社会大臣莱娜认为这个很危险,因为这种地方都没有很好的防护。另外,媒体对网上销售检测试剂的问题也给予批评警告,认为这个方式也是有生命危险的。新冠肺炎检测必须靠正规途径让医生给予检测。

另外一个发现是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士当中女性高于男性,但是,死亡人数中,男性高于女性。可能说明女性抗击病毒的能力比男性强?

瑞典新冠疫情最新情况:死亡人数有所增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截止到今天下午两点,瑞典新冠感染人数累计达到16755人。重症患者1217人,其中一半多是新冠患者。死亡人数突破两千达到2021人。新增死亡人数202人比昨天增加两人。斯德哥尔摩昨天死亡人数是118人,今天是98人,减少20人。同时,东西约特兰省死亡人数仍在增加。

随着天气变暖,很多人都外出晒太阳了,聚集的情况还是很多,但人们似乎也小心一些了,尽力保持社交距离。不管怎样还是要继续小心为好。

瑞典疫情已达高峰:太阳比新冠重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从4月18日周六开始,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人也憋不住了。室内阴暗狭小,室外蓝天白云,天地广阔,于是,斯德哥尔摩人都跑出来了。不对,都出来跑了。

我们也不例外。等夫君回家取帽子的时候,我在卡尔贝火车站附近的十字路口站了一会儿。前后左右出来跑步的人,走步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推婴儿车的,老人,年轻人,孩子,都出来了。不过认真看,除了亲人,一家人离的比较近以外,其他人都是保持一定距离。或者是擦肩而过。瞧!

人们成双成对地出来散步,或者骑自行车,一家子一起骑自行车出来也是个非常好的锻炼方法。出来遛狗是欧洲大部分人的习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公共卫生局建议大家不要聚集,不许50人以上聚集,但是,并没有告诉大家一直呆在家里不出来。相反,在这样天气好的时候,应该出来多晒太阳。

但是,今天安德斯.泰格内尔说,他也担心人们到饭店吃饭的人增多了,这需要饭店老板提供良好的环境,安排一下座位。目前很多饭店依然座位照常,所以,人们吃饭的距离还是和往常一样面对面。当然,室外的座位多了。

这是去卡尔贝公园的地下通道的墙壁上的灯。通过镜头照了相我才发现这是一个瓷器盘子,而且是本地名胜古迹的标志。这里100年前是瓷器厂。这就是著名的品牌Rörstrand. 这也是我们走过的街道的名字。
青花好看,鲜花更好看,这也是盘子灯。

一起照就看不大出来了。但通过拍照了解了一点历史,也是收获。真的,虽然在附近住了10多年了,每次出来,我还是总有新发现的感觉。也确实,在瑞典就是主体架构一直不变,但是很多细节经常有变化。新技术也经常使用。当然,附近的自动停车场已经停止使用了,火车站也被移走了,但是,除了没有人了以外,其他都没有动,一旦需要备用或需要的时候,可以马上启动。现在就在那里空着。

这就是堆放瓷器垃圾的大土堆。而远处的白云就象朵朵棉花,可以一把抓住似的。这样的天气就是让人无法憋在家里。一路上,除了我一个人戴口罩以外,没有看到第二个人。等到森林里的时候,那里人少了又少,所以我也把口罩摘了。

在过街桥上,看到人们不久就要开始划船了。至少先准备着。

很多瑞典人都象这个人一样,非常努力,使劲全身力气要坚持跑步。每天你去公园的路上都会看到有人散步,徒步或者跑步。瑞典人非常能走。

人多,但是人们自动成为一行,不认识的人肯定会保持社交距离的。当然家里人还是会很近。

看,这叫徒步,据说,拄着这两个棍子,可以提高心率,有利于心脏。4月18日,已经开始裸露四肢了。火力还是比较壮。

仨一伙儿。
看,感觉人还是满多的。今天21日,人应该更多了。
昨天出去到附近邮局取包裹,终于看到两个人戴口罩,加我,三个人戴。

报春花已经开放。铁丝网里边是城中村,附近的居民租用这个小地方,可以种花种草种土豆。享受一下农民的生活,或者是花工的生活。据报道,在丹麦,解封之后,很多人立即都到农业商店去买种子化肥等,开始春种了。

这就是卡尔贝城堡。瑞典国王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现在主要是用于国防大学。每年军乐团会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进行表演。里边有很多国王曾经用过的桌子椅子都在,每年夏天举行一次对外开放。

这样的大盆栽,真是好看!这附近都是维和部队培训人员的住处和训练场所。

北欧的春天就是这样乍暖还寒,但是各种花卉竞相绽放,白色的,蓝色的马兰花,蒲公英的黄花到处都是。
水仙

看这片三角形草坪地段,4月18日,只看到一个人在那里晒蛋!过不了几天,就会有很多人出来晒了。瑞典人太渴望太阳了。太阳比新冠重要。新冠肺炎挡不住人们渴望太阳的心情和脚步。

这是我们回来的时候,很多人经过地下通道才出来。

今天,4月21日,天依然是湛蓝湛蓝的,出去散步跑步的人更多了。

政府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感觉有些不安。不过好消息是4月15日是瑞典新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天近800人。但是此后,每日新增开始逐步下降。但是,在重症监护室的人一直稳定在1000多人,一半是新冠肺炎病人。瑞典总感染数已经达到15322人。死亡人数1765人。不过真正的感染人数肯定比这个高。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对200名志愿者进行了血浆检测发现11%的人已经有了新冠肺炎抗体。说明斯德哥尔摩地区感染的人数还是很高的。专家们认为到五一,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会被感染。

很多人症状不是很严重,有人可能都不知道他们是否感染了,但测试为阳性。我们一家在2月27号春假那一周已经经历了严重的感冒,女儿发烧咳嗽,我们大人也都咳嗽,难受。也不知道是否是已经感染。那一周,我真的有很多白痰,而且很难吐出来,我说,我感觉和新冠一样感觉。但是,并没有认为自己就感染了。因此,现在依然有些担心,生怕自己感染了。

我们也讨论了好几次,一旦感染了,该怎么办。前天开始,我头晕,于是,今天就一个人在卧室呆着,好好,三个人可以没人一个房间。几乎和在家里隔离一样。

下午忍不住到卡尔贝车站门口打了一会儿太极,然后,把作业坐在太阳底下给做了。回来时,看到七八个男生在附近的小中餐馆外面坐下来聚会。我忍不住过去问他们,你们不怕新冠肺炎吗?还在这里聚会?

一个小伙子说,不怕。你怕吗?他反问我。我说,我当然怕,不过,在这样的天气里,太阳还是更重要。所以出来晒晒太阳还是可以的,不过你们互相之间要保持1.5米或2米的距离比较好。没等我话说完,一个男生就挪动了他的椅子,和旁边的人保持一点儿距离。

告别他们,我想,太阳确实比新冠重要。在太阳底下,希望病毒离远点儿。前天我本来想说,瑞典:新冠肺炎挡不住自由的国度。确实,我们渴望太阳,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还是忍不住要出去。另外,我在家附近又发现了一个卖口罩的店。此前另一个店卖25一个口罩,附近这家99克朗1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

回到家里,微信圈又发出一个卖口罩的网站,看来,现在,瑞典卖口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医院说还缺防护服。但口罩供应估计没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