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News
中国疫情的一个积极副作用是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截止到3月4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只新增125例,其中湖北有114例。死亡31例。总共确认感染者80151例,死亡2943例。现在,确诊病例例包括一些输入病例,来自意大利和伊朗。
疫情爆发,中国采取比世卫组织要求更严格的措施来对待,那就是隔离,认真隔离,让人们宅在家里。大街上没人没车,往日的车水马龙完全不见踪影。这个措施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由于工厂,企业交通都阻断关闭了,甚至是中外飞机几乎都中断了将近一个月,从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却是一个胜利。温室气体排放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5%。这个数据是Carbon一个二氧化碳网站,能源与空气净化研究中心发布的这个信息。
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尽管是短时间终止排放也会有很大差别。据纽约时报向Lauri Myllyvirta显示,仅三个星期,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就减少了1.5亿吨,相当于瑞典全国三年的排放量。
不管是因为交通阻断还是大规模疫情爆发造成的工业生产下降,其典型的后果就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每年中国春节放假期间燃煤使用量都是大幅降低的。尤其是今年从1月25日开始的春节假期。然后,一恢复正常,就又开始了大幅上升。但是,今年在节后,温室气体排放依然大幅减少是因为中国政府延长了新年假期,限制了旅行和大型集会以减少新冠病毒传染。
当新冠病毒传染结束以后,估计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是会很快就会提高。因为那时工业生产也会极度反弹要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自然温室气体排放也会提高。
《瑞典日报》报道中国人疫情之下宅在家里不忘学习的精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日报》3月4日在14版整版报道关于中国抗击新型冠状肺炎,如何在家里应对。题目是《抗击疫情宅在家,虚拟课堂来参加》。
《瑞典日报》驻京记者玛丽安娜.伯克伦德在北京访问了一个五岁儿童吕思博(音译)的家,透过这样一个家庭,折射出中国几亿家庭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是如何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如何憋在家里,就是把病毒憋死的努力。
首先就是儿童的虚拟课堂。今天开学了,但是,孩子们不是到学校去手拉手,说说笑笑,而是家长给孩子们放一段视频,老师在一个装饰得五彩缤纷,还有很多玩具的房间背景下,通过视频和孩子们打招呼,上课。这就是中国1.8亿的孩子们宅在家里的情景。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学,依然呆在家里,但是,课程照样进行。政府给了教学指导,孩子们通过网络或电视来上课。五千多万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上课。
吕思博不但有网课,还有家教英语和太极。因为呆在家里,太极课取消了,但是家教英语依然通过网络进行。他说,这样他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吃东西。如果到老师家或者课堂上,他不能吃。但是,他很想念太极课,也想念和住在附近的小伙伴儿玩耍。现在,他只能自己在家里玩儿。
吕思博的妈妈说,所有的孩子都不能互相接触。一开始,他确实是非常难受,经常抱怨。但是现在习惯了,在家里有很多吃的。可以看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好玩儿的节目。不光是看电视,或者是玩儿游戏。
对于父母也是一个考验。他们有自己的公司,是在海淀的一个市场卖鸡的。疫情爆发,他们的生意关闭。经济损失可想而知,他们现在是靠积蓄过日子。“如果我们不工作就没有收入,所以,我们也在看是否我们的房租可以减少一两个月”。
这也是中国数百万计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尴尬局面,因为疫情爆发,他们被迫宅在家里。据调查,餐饮业估计已经损失了85亿美元。中国有8000万中小企业,为两亿人提供就业。现在政府在考虑采取一些纾困措施,例如在缴费,租金和贷款利率方面都给一些优惠政策。
吕思博在家里有各种玩具,有时他和妈妈一起打乒乓球,打累了就躺在地板上假装游泳。总之,他的两腿不闲着。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迫使他宅在家里的病毒是什么,他说:
“我知道它叫什么,(如果染上了),人会死。但是,我不害怕,因为如果我呆在家里不出去,就不会有问题。”
记者要离开的时候,吕思博拿出他幼儿园的照片,指出哪个是他的好朋友,哪个是他喜欢的老师。吕思博不反对和父母在一起。但显然,他也很想念他的同学。
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捐赠防疫物资,积极支援安徽抗疫控疫
编者按:祖国新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举国上下团结奋战,一批批“逆行者”放弃节日团聚,离别亲人驰援武汉。这场人与病毒较量的“战役”,充分展示出了中国强大的号召力和动员力,让国际社会目睹了中国人民高效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以及中华民族在重大危机面前爆发出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切令所有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天涯海角,心脉相连,每逢祖国危难时刻,海外侨胞、华人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用行动传递着与国同在。熬过凛冬,春暖花开。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华人的众志成城,必定完胜疫情。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通讯员/丑(曹)小姐、记者/查正富)—2020年中国农历新春佳节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祖国大地肆虐。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动员全国力量抗御病毒。在祖国急难时刻,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想方设法采购急需物资,支援安徽重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医院。经不懈努力和多方协调,两个协会先后采购了医用高质量手套78000只、医用口罩1100只、防护服500套、医用帽子600个、鞋套500双,共91箱价值约10万瑞典克朗的防疫物资。
这批捐赠物资于2月27日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承运,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承接,并于3月3日上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举行了捐赠接收仪式。交接仪式结束后,这批物资即刻发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合肥市滨湖医院,这四家医院为安徽省重点定向收治新型冠状病毒的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得知安徽省重点收治医院物资十分紧缺的信息后,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迅速行动,连夜发出倡议,动员协会会员捐款支援。协会全体会员积极响应,树立“一盘棋”思想,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协会不足30名皖籍儿女们,共筹集了约六万瑞典克朗善款。特别是几位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会员,从微薄的月开销中,拿出资金,义无反顾地支援安徽前线抗击疫情。
此时,瑞典全国市场上各大药店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早已售罄,网上订购也已经处于严重脱销状态。时间就是生命,会长段茂利教授亲自起草邮件,逐个发送给瑞典相关医疗机构,寻求支持和帮助,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秘书长曹化新女士打电话给一个个医疗产品生产企业,耐心询问医疗防护用品供给情况,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因为善意而动,因为诚心所铸,最终在他们的瑞典友人瑞典医学科学院院士的帮助下,通过医疗系统内部买到了这批高质量的医用物资。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高度重视旅瑞各侨团的爱心捐助活动,全力提供人员、资源、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在获悉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捐赠抗疫物资的信息后,桂从友大使十分高兴,率使馆经商处参赞韩晓东、领侨处主任张磊,亲自赴物资转运现场,为中国加油!为湖北加油!为安徽加油!桂从友大使代表中国大使馆对瑞典侨界心系祖国的义举,表示由衷地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本报记者采访了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会长段茂利,段会长说:“武汉疫情发生后,国内同行纷纷主动请缨,‘逆行’湖北,体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值得敬重。国内疫情尽管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当前疫情仍然处在十分关键时期,境外输入病例要高度警惕,面临的形势仍复杂严峻。我作为专业医疗工作者,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到祖国前线和其他勇士们共同抗疫,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家分忧解难。另一方面,我作为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的会长,在祖国危难之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团结带领协会成员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助力家乡安徽做好防疫控疫。通过这次疫情,使祖国医疗战线上的80、90 后的医护人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成长,现他们已成为祖国医疗战线上的中流砥柱,我希望广大的祖国人民要倍加尊重和优待医护人员。”
疫情发生以来,段茂利会长还多次通过协会微信群,不失时机地向全体会员科谱新冠状病毒的发病特征、防护口罩的种类及正确穿戴方法,以及新冠状病毒的日常预防措施等。
疫魔无情,侨界有爱。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告诉记者:“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一直关注着祖国抗疫防控的发展势态,看到祖国同胞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作为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而高高挂起,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多献一份爱,多尽一份力,中国加油,安徽加油!”
目前,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所捐赠的物资,均已顺利转运到四家意向医疗单位。为此,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通过本网报,特别感谢: 瑞典医学科学院院士MATTI ANNIKO教授、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安徽省外事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在物资报备、清关、后续转运、派发等过程中提供的支持。
中国国务院:及时出台有力有效措施 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据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六稳”工作协调机制,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会议提出,及时出台有力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内生动力,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有针对性加大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度,更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外贸外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出台有力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内生动力,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当天会议还决定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会议指出,支持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
会议确定,一是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留用比例。3月1日至6月底,在已核定的各省份当年留用比例基础上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留用约1100亿元人民币资金,全部留给县级使用。二是加快下达转移支付资金,指导各地优先用于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按时足额支付。有缺口的地区一律要调减其他项目支出。三是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除疫情防控需要外,严控新的增支政策。(完)
特稿:点亮蜡烛的瑞典老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今天,3月2日,斯德哥尔摩天气晴朗,笔者到门前的德雷亚花园跑步,本想进到里边打打太极,却发现一位老人在那里点亮蜡烛,然后,放到地上,沙坑里,或者是水泥墩子上,蜡烛的火苗一闪一闪的,点燃了人们心中的那盏明灯。
我兴奋地走进他问到,原来是您每天在这里放蜡烛吗?是的。因为以前,尤其是在感觉心里一片黑暗的时候,隔着窗户,看到那蜡烛,就好像欧亨利小说里那个得了肺炎的姑娘看到那一片绿叶一样。夜里,看到蜡烛一闪一闪的,感觉真的很奇妙。是的,瑞典人都习惯点蜡烛,很多商店或者是饭店门口都会在晚上有蜡烛点亮。
原来,这位老人是我们旁边楼里的居民。他叫悦然.桑德斯特伦。他说,他都这样做了12年了。每年一到冬天,11月下旬,天黑的时候,他就开始每天晚上点上蜡烛。然后,早上,再把装蜡烛的盒子拿回去。
我问他,你是为瓦萨小区工作的,还是你自己买的蜡烛?他说是他自己出钱买的,跟小区没有半毛钱关系。我还以为他是为政府部门做事呢。
说起德雷亚公园还是有故事的。很久以前,这里开发,因为有火车站,汽车站,交通枢纽,所以,就要把公园关掉,把近百年的老树砍掉。结果当地居民手拉手抱住大树,不许砍。这么一抗议,果然,树就留下来了。
不但树留下来了,10年前,政府负责人也真的很负责任。本来,我们以为公园挺不错的了,有点儿空地,有点儿长椅,人们中午吃附近最好吃的冰激凌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晒晒太阳。但是,政府觉得还不够,于是把我们这里的居民都召集起来,民调,对话,问我们有什么意见。他们已经想好啦,要好好改造这个小公园,要给孩子们建一个可以玩耍的沙坑,再种植一些绿色植物,问大家有什么意见。大家对此纷纷赞扬,说没啥意见,政府做得很好。等开完会了,我问一位来自日本的邻居,也是我学瑞典语时的同学,她说,政府就是有钱想花一下,随便吧。
果然,到了夏天,这里真的出来个儿童可以玩耍的沙坑。你别说,我和女儿还真是经常在这里玩儿沙子,跳绳,吃冰激凌,甚至野餐。公园虽小,但感觉象是我们自己的一样。在暴热的天气里,我甚至可以拿个枕头出来躺在长椅上晒太阳。
但是,到了冬天,天气阴冷。经常无聊。所以,看到有蜡烛的火光时异常兴奋。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我们这里的火车站关掉了,站点挪到Odenplan去了。没了火车站,也就没有人流了,没有人流了,汽车站也就关掉了。所以这里现在是静悄悄。
悦然看到我的样子,问我是哪里来的。我手指我们的大楼说,我也是住这个楼的。不过我是中国人,来自北京。他立即说,“我到过远东很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也到过香港和台湾,那里的人们非常热情,那里的氛围非常热闹,让人感到温暖。我受到那里的文化影响,就想到要让我们瑞典的黑夜变亮,所以,从12年前开始,我就每年冬天都这样自觉自愿地点亮蜡烛,就是为了能让人感觉到一点儿温暖。我们这里的冬天太黑暗难受了。”
我说,其实,斯德哥尔摩市政府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决定每年在市中心点亮很多灯,从11月20日起,一直持续到3月下旬。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悦然说,我只关心这里,这在我家附近。因为明天是我夫人的生日,所以,我要多留一些为她点亮。然后,他又不停地说起了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感受。他说,他喜欢亚洲的食品,他学会了拿筷子,他到中国餐馆,都是拿筷子,而不拿刀叉。他说,斯德哥尔摩的中餐馆他都尝遍了。我说,近的有长城饭店,市中心有唐,苏尔纳有贵,斯堪的纳维亚购物中心里有佛汉铁板烧,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中餐饭店。他说他都去过了。但他还是想念在国内吃的正宗的中餐。他还带他妻子去中国几次。可惜孩子们去的少。他的儿女都在马尔默工作,成家立业,他也当爷爷了。
我本着中国人的习惯,还是忍不住猜了一下他的年龄,他说他65岁了,已经退休了。因为以前他旅行的太多了,每年几乎来回往返瑞典和东亚之间一百多次。他说他是从1982年就开始到中国到亚洲其他国家去旅游了。有时来回带游客,有时还来回带东西。比如,带一些中国的古玩。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他刚来中国的时候,感觉处处都好像有人监视他。带的东西,钱多少,都得查个遍。
我说,是啊!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到了1987年了,我大三的时候,我的美国老师要回国了,握着我的手说,Betty, write to me about your happiness and sorrows. 请给我写信,写你的快乐与哀愁。我说OK。但是,我心里想,我才不会给你写信呢。假如让人抓住,人家不得说我是叛徒或者是里通外国嘛,我怎么敢跟你交往呢?
不过我说,那时候,中国还很穷,我们90年毕业的时候,工资才67元一个月。但是到了2000年就到了3000元了。尤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随着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突飞猛进井喷式的发展,中国人也没有里通外国的警惕了,非常开放了,腰包也鼓了,很多人思维也变了许多。
他说,他经常去香港,也非常喜欢香港。我说,是啊,香港确实不错,但是,去年下半年却闹腾了半年,经济社会都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发生青年向警察扔汽油弹的情况,这可怎么办呢?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他说,他们不懂得历史,不了解历史,我理解他们的诉求,但是,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们的诉求靠他们那样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的。他们必须找到其他的方式。
老人家吃的咸盐多,自然了解的情况多,也知道症结所在。当然,香港的问题也是有一些人在背后支持,直接跟政府和警察对着干。悦然.桑德斯特伦说,跟警察对着干,在哪里都是说不过去的。
不过,他也说,他觉得又要办香港签证,中国签证,台湾签证太麻烦。我说,是不是来个大中国签证一个签证就比较方便了。他笑了笑。
他说,他以前旅行的太多了,所以现在想休息休息。但他确实喜欢东亚文化。我说,你觉得瑞典文化和东亚文化真的有很大不同吗?他说是有很大不同。东亚人比较热情温暖。他喜欢那种温暖。
看着他那情不自禁的微笑和自觉自愿地点亮蜡烛的行为,我突然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他说,如果你看Vasastan区级报纸的话,你可以看到他们采访我,我都成了这里的名人了。说完笑了起来。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啊!
习近平: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
据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他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军事医学研究院,听取研究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总体情况汇报,结合展板和实物了解疫苗和抗体研制、药物筛选、病毒致病机理研究、快速检测试剂研究和应用等进展情况。在仪器测试楼,习近平察看了重大疫情应急防控药物研究室,向坚守岗位、奋力攻关的一线专家和科研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军事医学研究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闻令即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和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尽快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药物、检测试剂,全力满足抗击疫情需要。要坚持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合力攻关,通过打这场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离开军事医学研究院,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调研。他先后走进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向专家详细了解创新药物研发进展情况和新型检测试剂、检测设备研发应用等情况,并观看了正在进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习近平指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习近平希望他们加强同前方的配合,组织精干力量、急事急办,加速推进新型检测试剂、抗体药物、疫苗和诊疗方案等攻关。习近平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随后,习近平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科技部关于全国药品和疫苗研发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有效临床应用经验和有效诊疗方案总结推广工作的情况汇报。(完)
Två priser på 1 miljon dollar i nytt globalt matpris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Feb. 26(Greenpost)–Idag öppnar nomineringen till The Food Planet Prize – världens största pris på matområdet. Syftet är att belöna initiativ som kan ställa om vårt livsmedelssystem och föda en växande världsbefolkning utan att skada vår livsmiljö.
Priserna har instiftats av den nybildade Stiftelsen The Curt Bergfors Foundation, en global satsning
med syfte att förnya vår livsmedelsförsörjning så att den blir långsiktigt hållbar. Stiftelsen kommer årligen att dela ut två priser på vardera 1 miljon dollar, tillsammans kallade The Food Planet Prize. Det ena priset tilldelas en befintlig lösning för ett hållbart matsystem som kan skalas upp globalt. Det andra tilldelas ett nytänkande initiativ som kan bidra till att reformera vår livsmedelsförsörjning i grunden.
”Det här är utmaningar som vi alla behöver ta oss an”, säger Curt Bergfors i sitt enda uttalande i
samband med utlysningen av det nya priset. ”Vår matplanet är trasig. Vi är alla en del av problemet
och vi måste alla försöka bli en del av lösningen. Jag vill bidra genom stiftelsen och The Food Planet
Prize”.
Nomineringarna kommer att utvärderas av en internationell jury bestående av ledande forskare,
beslutsfattare och entreprenörer under ordförandeskap av professor Johan Rockström,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och Line Gordon, chef för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vid
Stockholms universitet.
”Det är inte allmänt känt hur stor påverkan vår mat har på klimat, miljö och biologisk mångfald. Vi
behöver en revolution i livsmedelssystemet annars riskerar vi att destabilisera hela vår planet. Det
nya priset är utformat för att hitta lösningarna som kan klara dessa utmaningar”, säger Johan
Rockström.
”Det är fullt möjligt att producera hälsosam mat för 10 miljarder människor, samtidigt som vi värnar
om klimatet och en livskraftig biosfär, men inte som vi gör det idag. Målet är att priset ska hjälpa till
att hitta hållbara lösningar som kan skalas upp snabbt”, säger Line Gordon.
Nominering till Food Planet Prize är nu öppen – och tillgänglig på foodplanetprize.org
Den första prisutdelningen kommer att ske hösten 2020.
Bakgrundsinformation om The Food Planet Challenge:
• Jordens folkmängd uppgår idag till 7,8 miljarder, och ökar årligen med 70 miljoner människor. 2030
beräknas vi vara 8,5 och 2050 närmare 10 miljarder. Med dagens matsystem kommer vi inte att
kunna föda en växande världsbefolkning – eller ens den folkmängd vi har idag – utan att livsmiljön
hotas i grunden.
• Att utrota hunger 2030 är ett av FN:s mål för hållbar utveckling. Idag lider över 800 miljoner
människor av hunger och undernäring. De senaste åren har siffran stigit efter decennier av framsteg,
delvis för att vi blir allt fler, delvis som en följd av klimatförändringar, förlust av biologisk mångfald
och andra försämringar av livsmiljön.
• Livsmedelssystemet bidrar till cirka en fjärdedel av de globala utsläppen av växthusgaser.
• FN:s klimatpanel, med stöd av ledande forskning, har satt ett snävt tidsfönster, 10 till 15 år,
innan klimatförändringarna passerar kritiska trösklar, där hela livsmiljön hotas.
• Vi använder ungefär hälften av planetens tillgängliga markyta för livsmedelsproduktion och cirka
70% av vår sötvattenförbrukning sker i jordbruket.
• Upp emot en miljon arter är på väg att utrotas. Matsystemet är den enskilt största faktorn
bakom denna pågående massutrotning av liv på jorden.
Bergfors privata förmögenhet, per idag med 500 miljoner kronor. Stiftelsen kan komma att tillföras
ytterligare medel upp till en miljard kronor.
Utöver satsningen på The Food Planet Prize kommer stiftelsen att finansiera en professur med
inriktning mot hållbara livsmedelssystem. Avsikten är att professuren ska inrättas vid Stockholms
universitet med verksamheten förlagd till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För ytterligare information:
foodplanetprize.org
secretariat@foodplanetprize.org
Johan Rockström,
Juryordförande och talesman för The Food Planet Prize
chair@foodplanetprize.org
Lars Peder Hedberg,
Styrelseledamot och talesman för stiftelsen
lars.p.hedberg@foodplanetprize.org
Tel: 070-975 99 10
中国近20天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据中新社2月24日电 (夏宾)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24日在京出席发布会时透露,截至2月22日,中国口罩的日产量已达5477万只,比2月1日增长2.8倍,近20天以来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丛亮表示,从2月1日以来,全力做好口罩的保供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保障一线的医护人员,重点是扩大医用N95口罩的生产。
据悉,2月22日中国N95口罩日产量已达91.9万只,是2月1日的8.6倍。2月份以来,通过国家的统一调度,从N95口罩生产的省份调度了330万只口罩,重点是保障湖北武汉,以及包括北京和其他没有N95口罩生产能力的地区,其中调往武汉的医用N95口罩268万只。
“近期每天的(N95口罩)调度量也都在15万只以上,加上武汉本地的生产,每天可以供应医用N95口罩30万只以上,完全能够保障6万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丛亮说。
他进一步指出,近一个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对口罩的需求爆发性增长,保供工作重点也逐步转向普通医用和普通口罩上来。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全力推动复工达产,二是全力支持增产扩能,三是全力保障全产业链协调运行。
同一场发布会上,中国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则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达20多万套。“生产企业刚开始不到20家,现在扩产转产达到了50多家,全力开工,还有近百家已经陆续获得新的资质,正在陆续开工。”医用隔离眼罩、面罩的日产量达到4万件,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医用酒精主要消杀用品的产能和产量都能满足湖北一线乃至全国的急需。(完)
Ambassador Gui Briefs ECDC on Chinese Efforts to Combat COVID-19
Stockholm, On 13 February, Ambassador Gui Congyou visited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CDC), and briefed Director of ECDC Dr. Andrea Ammon on the efforts by the Chinese side to control the Novel Cronavirus Pneumonia (NCP) epidemic.
Ambassador Gui said, there is a Chinese saying that goes “live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Immediately after the unexpected NCP outbreak,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Government of China took the most comprehensive, thorough and stringent measures even beyond the standards of WHO, which is to put the security and health of 1.4 billion Chinese people at first and to prevent the epidemic from spreading to other countries to the maximum extent out of responsibility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hinese side is launching a general offensive against the outbreak by preventing new infections,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ses and doing our best to reduce the rate of severe cases and mortalit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ured patients and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s. The Chinese side is confident and capable of defeating the epidemic at an early date. In a globalized world, no country is insulated from the others. The Chinese side is willing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ECDC to jointly fight the epidemic and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cause of public health.
Dr. Ammon said, since the outbreak, every day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ovides data an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virus to ECDC transparently and openly, which helps ECDC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to EU member states based on scientific evidence. I sincerely thank my Chinese colleagues for that. There are some cases in Europe where Chinese people were discriminated, which my colleagues and I regret to see. It is not the European way. Health authorities from EU countrie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united with China at the difficult time. A number of EU countries also donated medical supplies to China via WHO. The ECDC hopes to keep close contact with Chinese authorities, and work to defeat the outbreak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the meeting, Dr. Ammon accompanied Ambassador Gui and his delegation on a tour around ECDC.
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像过去的18天来一样,李兰娟院士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这一次,中新社多媒体记者获准独家跟随李兰娟见证全程。自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开启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红区”,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20日,73岁的李院士要进入“红区”重症监护室(ICU),探视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图为李兰娟院士脱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压痕。 (中新社图片/ 安源 摄)
这家辽企刚卖掉65套口罩生产线收入千万,又接到300套意向大单
这家辽企刚卖掉65套口罩生产线收入千万,又接到300套意向大单
新浪财经发布时间:02-2218:43新浪财经官方帐号
来源:第一纺织网
受新冠疫情叠加春节停工的影响,国内口罩出现较大缺口,春节期间出现“一罩难求”现象,有不少企业跨界转产这一领域。
继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鑫三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三力”)承接杰佰净化65套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N95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平面口罩后工序生产线、口罩耳带电焊机,合同总金额1060万元之后,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云股份”)2月17日透露,截至当日,口罩生产设备需求量持续上升,客户反馈积极,公司口罩生产设备业务累计在手订单65套(已签订合同),洽谈中的意向性订单超过300套,随着公司口罩生产设备业务的进一步推进,预计订单(包括意向性订单)将会继续增加。
智云股份称,根据目前在手订单以及洽谈中的意向订单的情况,口罩生产设备业务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有一定积极影响,目前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短缺的局面,公司新增口罩生产设备业务是为了协助口罩厂扩大产能,解决目前口罩生产供应不足问题,是迅速应对疫情所需的行为。在疫情结束,口罩设备市场需求恢复正常后,公司将对该项业务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生产,
智云股份预计,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的物料大约在2月底到达公司,然后公司将进行相应口罩生产设备的组装和调试工作,并计划于3月15日前完成首批设备交付。
国联证券分析师肖永胜表示,受益于产能扩大,相应口罩机需求短期大幅增长,多省出台对口罩机生产企业补贴政策,而口罩机价格近期也有大幅增长,相关口罩机生产企业短期或有不同程度的受益,但因口罩机为疫情催化下的一次性需求,影响偏短期,预计疫情过后、国家、医院、地方政府、企业和家庭有较大的动力维持特定量的口罩等预防物资的战略储备。
智云股份所生产的口罩生产设备产品包括: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N95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平面口罩后工序生产线、口罩耳带电焊机。其中:
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N95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从上料到成品全程自动化,可完成无纺布附合,鼻梁筋上料、口罩本体自动成形、口罩本体自动剪裁、口罩传输、耳带上料及焊接、成品下料等工艺,每分钟可生产100-120只(一拖二全自动平面口罩机的产能);
口罩耳带点焊机,可完成耳带上料和焊接工艺流程,每分钟可生产50-60只。
据介绍,智云股份共计投入大约30名设计人员,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工程师16人,电气工程师4人,工艺工程师2人,系统集成设计人员5人,软件以及PLC编程工程师3人。2月12日,公司顺利完成口罩生产设备的基础研发工作,包括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N95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以及对应的模块和子系统。并于当日与杰佰净化沟通我司口罩生产设备设计方案,获得客户的认可,双方口头达成合作意向。2月13日,双方签订设备采购合同。2月14日,基于客户需求,公司供应链部门开始分解设备图纸,并启动采购寻源工作。公司预计,高速平面耳带式口罩全自动机生产线的物料大约在2月底到达我司,然后公司将进行相应口罩生产设备的组装和调试工作,并计划于3月15日前完成首批设备交付。
公开资料显示,智云股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口罩生产设备的研发上,公司拥有自动化、算法、焊接、裁切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人员;在产能方面,公司及其子公司均可参与生产,可满足客户迫切需求;在产品成本方面,公司可共享集团资源,节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成本。(第一纺织网 martin)
“超级工厂”日产防护服2.6万套 出厂24小时送达武汉
新华网客户端发布时间:02-1810:55新华网官方帐号
2月17日,位于河北石家庄的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二分厂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日前发布消息,2月14日,新兴际华集团日产医用防护服4.4万套,约占中国当日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下属公司3502公司,当日生产医用防护服达到2万套,约占中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成为生产医用防护服的“超级工厂”。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2月17日,位于河北石家庄的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二分厂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河北正定“临济祖庭”:捐赠款物 为民祈福
据中新社石家庄2月16日电 题:河北正定“临济祖庭”:捐赠款物 为民祈福
中新社记者 鲁达 王天译
“愿疫情早日消退,愿人民安康常在。”河北省正定县临济寺内澄灵宝塔下,住持慧憨法师虔诚祈祷。
这座始建于公元540年的佛教寺院,因义玄禅师所创临济宗而闻名天下,又因南宋时期日本荣西禅师到访及明清时期隐元禅师东渡而在日本广为传播,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1983年,临济寺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次年成为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此后30多年间,临济寺作为临济宗的“祖庭”,成为中日两国僧人文化交流的纽带,有记载的日本以团体形式来临济寺的交往活动,就达30多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河北省于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临济寺随之关闭山门,谢绝访客。“闭关”后的寺院顿显清净,僧人们将之前大殿内集中诵经,改为宿舍内独自修行。每天除诵经修持、卫生防疫外,关注疫情变化、为民生祈福也成为僧人们的日常。
2月1日,在临济寺向当地政府捐助2万元人民币的同时,日本HSK事务局捐赠给武汉医疗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字在网上走红。
这在慧憨法师看来并不意外:“唐代时期日本政治家长屋王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由遣唐使带至唐朝,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正是中日两国1300多年文化渊源的见证。”
慧憨法师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同处在汉字文化圈内,一千多年的文化交流铸就了两国民众之间的深厚情感,长期以来形成守望相助的邻里之道。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日本各界就曾伸出援手;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捐款捐物,共克时艰。
就在2月9日正定县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前一天,临济寺又捐献给当地价值2.7万元人民币的消毒水。“虽然不能出寺,但寺院里的每一位僧人都尽己所能,希望为早日消灭疫情做一些贡献。”慧憨法师说。
据慧憨法师介绍,在多个由临济寺信众组成的微信群内,僧人们除了讲述佛法要义,还向大家宣传防疫知识,号召大家正确认识疫情,不要迷信鬼神之说。“佛祖即是‘自心’,佛教不是‘怪力鬼神’论。”
截止到2月15日24时,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12例,其中日本占338例,成为中国之外确诊患者最多的国家。“临济寺全体僧众会日日为中日两国人民祈福,为世界人民祈福,愿疫情早日消退。”慧憨法师说。